中新社上海12月21日电 (记者 郑莹莹 陈婷婷)2014年的中国改革“新赛季”开场在即,如何面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阵痛”?如何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正发挥作用?这些都成为时下话题焦点。
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等人士,21日齐聚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新传媒主办的“改革·创新·企业家精神”高峰论坛,从不同角度热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
姚景源认为,《决定》60条浓缩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常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人说现在水太深,石头摸不到”,姚景源说,目前核心问题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即(河)彼岸目标非常明确——中国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取向。
他认为,这也意即:在今后改革中,凡是符合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的,就要完善它、发展它;凡是不符合的,要改革它。从这个角度看来,未来改革的路线图便十分清晰。
姚景源呼吁,可以交给市场的要“老老实实交给市场”,他称,当前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就业结构性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深层次原因都是因为市场没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香港大学国之基金经济学讲座教授许成钢在论坛上称,中国当前面临产业转型困难、社会经济矛盾复杂尖锐等问题,“改革是出路”已成为共识,但是改革该改什么?改革动力何在?这些问题都尚待进一步探讨。
汇丰银行的屈宏斌认为,有些改革可能会带来暂时低增长的“阵痛”,如减少投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也有的是正面推动,如简政放权。
他在当天的主题演讲中称,2014年中国将保持经济平稳态势,迎来改革锦标赛的开场,而未来一年“日子过得怎样”,主要取决于政策在促改革与稳增长间的平衡。
企业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等热点话题也吸引参会者的探讨。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盘点了这几年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在各地的成效,并指出企业也需相应调整发展步伐,才能吃到“改革红利蛋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