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温家宝谈教育》学习座谈会发言摘登【10】

2013年12月06日15:2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温家宝谈教育》学习座谈会发言摘登

以“博雅”贯通人才成长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 杨福家

  《温家宝谈教育》一书,是温家宝同志卸任总理后出版的第一本专著,这反映了教育在他心中的地位。在阅读本书后,我惊讶地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通行的“博雅教育”,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要有“博”的视野,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深度。《温家宝谈教育》一书的代序中就有这一内容。“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如今的教育体系,从中学开始分文科理科,再到大学进入更为狭窄的胡同,很难培养出文理相融的杰出人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中,就有探索减少高考科目,并且不分文理科的明确内容。

  二要有“雅”的器识,做人第一,修业第二。温家宝同志十分强调素质教育,他在代序中就对德育进行了定义,“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2012年9月14日温家宝同志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时发表演讲,用清华老校歌中“器识为先,文艺其从”一句,强调“上学受教育,首先学习的是‘气度’和‘见识’,学文艺是第二位的。这里的气度和见识其实就是泛指做人的问题,文艺其实就是为学的问题,为人与为学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实行博雅教育,“第二课堂”的经历是不可或缺的。这对学生扩大知识面,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经受锻炼,学会做人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温家宝谈教育》一书是有关教育的、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好好学习,认真思考。

  (本版发言摘登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6日第3版

分享到:
(责编:崔东)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