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业前夕,读者抢购降价图书。鲁力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昊 胡明 苏妮)昨日,深圳购书中心实体店及其网上书店正式停业。在深圳,购书中心是仅次于深圳书城的第二大单体书店,已运营9年多。业内人士指出,实体书店要生存有赖于更新营业模式、与时俱进。
“全场图书6.8折”
5天前,位于深南中路中核大厦的购书中心贴出即将停业的公告,购书中心官网也宣布网上书店业务同时停止。前天,中心门口贴出“全场图书6.8折”、“最后一天”的公告,服务台前聚满办理退卡的会员,购书者把收银台挤得水泄不通。有员工表示,从11月27日开始,书店就在做最后清理,卖不完的书全部退还供货商。
“在深圳获得联合国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消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带着儿子来买书的张女士惋惜地说。家住龙岗的戴先生一下班就赶来与书店告别,“从毕业来深圳,就每周固定到这儿买书,好几年了”。
据了解,深圳购书中心2004年9月开业,投资方是大型国企——深圳中核集团,合作经营方是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
“书店不能单纯卖书”
购书中心停业的消息令同业者感受到实体书店的冬意。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近几年网上购书普遍,购书中心的日子越发艰难,税收与租金成本是最大的压力。另外,作为非新华书店的国有企业,该书店的书籍批发不像深圳书城直接来自出版社,成本较高。有人担忧随着电商和数字阅读的发展,深圳实体书店的生存之困才初露端倪。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教材、教辅还能盈利,图书不挣钱已经很多年了”,“实体书店必须在阵痛中转型”。
对于购书中心的停业,西西弗文化传播董事长金伟竹受访时表现平静。他在国内已拥有19家连锁书店,最近一家开在深圳东门的mini万象城内。在他看来,深圳购书中心仅以实体书店为主,相关商业品种欠缺,而小型书店以物理空间、多品种、服务和互动取胜。“如果只卖书,我们早死了!”深圳最早的民营实体书店——物质生活书吧老板晓昱曾直言不讳地说。在深圳,类似物质生活书吧的小型私人书店是零星补充式的存在,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深圳书城三个分店几乎占据了深圳图书销售实体终端的全部份额。书城经理王芳介绍,早在2006年就不只是卖书,而是以图书销售为核心,涵盖相关产业。书城营销中心负责人表示,“从卖场情况来看,深圳人的购书热情还是不断增长的”。
业内人士分析,找准书店的定位、找准方圆三公里读者的阅读需求至关重要;同时,与大型商场、休闲空间相整合,发展多种业态也是实体书店生存下去的重要方式。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