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反对歧视是维护我们每一个人尊严的需要

2013年11月28日16:5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反对歧视是维护我们每一个人尊严的需要

  新华网福州11月28日电(记者董建国、郭圻)因先天脊柱侧弯,身高只有1.5米,厦门大学博士黄云凌虽多次获得奖学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5篇论文,但他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求职几十次,总是被以“综合因素考虑不录取”“形象不佳”为由拒绝。无奈,他在街头练摊,盼望得到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

  这是一个年轻人追梦受挫的故事。小黄二十载寒窗苦读,求职路上依然屡屡碰壁,令人扼腕。残疾人因“形象不佳”求职被拒不乏其例,几年前北大残疾女博士郭晖也求职百次未果。一次次歧视残疾人的个案,戳伤了公众的心,反映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还远远不够。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体上的缺陷,让他们生命中的每一步付出都倍于常人,心灵承受巨大的精神负荷。他们渴盼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呵护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自主权,一些岗位设置限制条件,亦是正常的工作需要。但不管怎样,以才选人、以德量人是基本原则。小黄求职的教师科研岗位,一般会侧重科研能力和品德考量。倘过多限制身体因素,故意抬高门槛,热衷于“选美式”招聘,则是典型的傲慢与偏见。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长相美丑、身材高矮,都应是延揽对象。拒招小黄的一些学校,不因科研能力不佳,只因其“形象不佳”,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歧视,现代社会的一个精神毒瘤,与文明相违。当一个人以拥有某种优势为傲时,就容易对于不拥有这种优势的人产生偏见与歧视。看看身边的社会,不难找到歧视的种种现象。歧视残疾人,歧视农民工、歧视妇女、歧视模样丑的人等。歧视他人的人,把自己置于某种“局外人”的境地,以向下的冷漠姿态俯视他者。

  其实,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同情和理解,而不是耻笑和歧视。任何人都应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歧视,反对歧视就是维护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尊严。

  保障残疾人权益,我国制定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只有法律得到落实,尊重和帮助残疾人成为习惯,才能给残疾群体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而在文化心理上,如何有效地让一些弱势群体走出偏见造成的困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