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家提醒:三十而“立”不算早,但这样的形式没有法律效力
呆呆鱼图
生前立遗嘱,在传统观念里多是老人的事,但如今,不少三十出头的80后,也加入了立遗嘱的队伍。与老一辈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专业遗嘱网站、微博、QQ空间等立网络遗嘱。律师提醒,早立遗嘱,说明法律意识增强,值得鼓励,但网络遗嘱并没有法律效力。
80后忙着网络立遗嘱
“我整年工作在高层楼顶,工资不少,可这是在玩命。为此我特立遗嘱,如果某天不幸从高楼上滑下,妻儿请自立,我的存款作为反哺全部归我多病的母亲所有……”这是一名室外装修工人在QQ上面写的一段“遗嘱”。
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专业遗嘱网站、QQ、微博等方式写下“遗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记者注意到,年轻人的遗嘱内容多与财产有关,立遗嘱的原因,是担心自己遭遇意外。
31岁的网友小徐,做房地产行业,因常年在外奔波,担心自己某天遭遇意外,于是在网上立下一份遗嘱:把自己的房子、车子留给父母,把价值上万元的股票送给还没结婚的女友。
“这可能也跟我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以后说不定真的看不到纸质遗嘱了呢,留个电子的也不错。”网友“@妮子酷”表示,“所以我觉得把遗嘱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也没什么不妥的。”
专业遗嘱网站应运而生
与上述不少在QQ空间或是微博上随手一写的遗嘱相比,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专业的遗嘱网站。一个名为“您的人生黑匣子——网络遗嘱”的网站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个网站上,网友可以花59元购买一个网络遗嘱保管箱,使用期1年。购买者可按照自己的上网习惯,设置登录频率,若在限定时间内没有登录,网站就会发邮件或短信,联络当事人或由当事人指定的联系人。若确认当事人死亡,网站便会将他存放在保管箱内的遗嘱交给指定联系人。该网站首页上显示,会员已经超过24万人。
该网站创始人李佳表示,网络遗嘱并不是让大家立遗嘱,它只是一个信息存档和传递的保管箱。
记者了解到,专业网站的这种网络遗嘱模式和英国一家名为遗言俱乐部的网站非常类似,它可以直译为“最后一封邮件俱乐部”。当用户去世后,网站可以发送一封邮件给他指定的联系人,内容包含遗嘱、财务信息等。遗言俱乐部的金牌会员需一次性支付250英镑,比国内的收费要高很多。
专家:30岁立遗嘱并不算早
30岁出头就忙着立遗嘱,会不会太早了?专家介绍,30多岁时,人们的身体、思维处于最旺盛的时期,但仍面对死亡的风险,早立遗嘱说明年轻人法律意识增强。
一些年轻人有意识地去考虑身后事,能尽量避免因意外而引发的家庭纠纷。
此外,有心理专家表示,年轻人早立遗嘱,说明他们的不安全感增加,意识到风险的逼近,也可能意味着亲情、爱情的去神圣化,一些80后正是因为不放心亲人处理身后财产,才提早作打算。
律师:
网络遗嘱
无法律效力
那么,立网络遗嘱,是否有效呢?
盈科律师事务所的苏奕欣律师介绍,我国法律规定的遗嘱只有5类,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网络遗嘱不属于现有法律规定的任何一种形式,因此网络遗嘱并无法律效力。而且网络毕竟是虚拟的,无法确定立遗嘱的是否为本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苏律师还提醒,网络无国界。目前黑客、病毒泛滥,任何网站都无法保证是万无一失的,若将自己的财产信息(比如银行账号、密码等)写进遗嘱,存储在网站上,一旦网站被人破解,就有可能给用户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他建议,年轻人若立遗嘱,最好选择公证处等正规渠道。
网络遗嘱网站可以保管的内容
1.遗嘱备份:遗嘱、财产、债权等文件的扫描件;
2.财务信息:如银行账号、保险单号、证券账号、公积金、支付宝、财付通等账号;
3.虚拟账号:如电子邮箱地址、即时聊天工具(MSN、QQ、SKAPY等)、游戏账号、个人空间账号、博客等;
4.遗愿清单:日志、个人隐私事件记录;
5.私密存档:照片、视频、录像、录音等资料。方便您的亲人获悉您生前未告知或不方便告知的信息。
网络遗嘱网站关闭了怎么办?
网络遗嘱网站想了一个办法,每注册一个用户向一个基金会帐户注入一元钱,万一公司倒闭后可以继续提供服务。但问题又来了,假如有100万人注册,基金帐户有100万元,这100万元资金够不够维持可能持续数十年的服务?工作人员解释,够。为什么呢?因为按中国每年320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比率计算,100万人注册,可能出问题的只有2500人。用这100万元平均到2500人里去,每个人能平均到400元。而网络遗嘱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中需要付费的,只有通讯费用,每一个保管箱的通讯费用预算是50元,无论如何都花不了400元,因此,即使只有100万元,也足够100万用户能得到持续的服务。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