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高敬、刘骏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25日表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改革的一大亮点,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增强竞争力。
连维良在国务院新闻办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当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这是实践探索的结果,是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资本组织形式。
连维良说:“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新形势下探索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他表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以前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和突破。过去强调不同所有制自我发展,强调相互不排斥、相互促进;现在更强调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直接结合、交叉持股、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的各自优势,激发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连维良说。
他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增强竞争力,也有利于民营资本更顺利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扩展民营资本发展空间;有利于各种资本形式优化重组,优化资本配置,放大资本效益;有利于改善企业产权结构,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连维良表示,根据初步拟定的改革方案,中央层面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范围逐步缩小,中央层面直接审批的投资量有望减少60%。
据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发展改革委已先后下放了44项行政审批事项,下一步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审批权下放的力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连维良表示,发改委作为国务院承担宏观调控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要率先转变职能,尤其是要下放权力。“重点是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