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陵
计划纳入瘦西湖景区
1 扬州淮泗陵
在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确认之前,最为熟知的“隋炀帝”陵也是在扬州,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
这座“隋炀帝”陵,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扬州大学士阮元捐建,现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该帝陵负责人龚艳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一批专家前来考证,认定这里是隋炀帝陵。自80年代起得以多次整修,1995年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对游客开放。
陵墓工作人员认为,以阮元的严谨,已为世人认可两百余年的考据结果,“不可能说是假的就是假的”。
目前,这处已有的隋炀帝陵被当地列为申报国家级保护单位项目,并计划将其纳入扩展后的瘦西湖景区。本来这对于目前年接待游客仅三四万人次的隋炀帝陵景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不太可能批准发掘
阮元曾在其《修炀帝陵记》中追述:明代嘉靖年间刊行的《嘉靖维扬志》曾载有隋炀帝坟墓并附有墓图,同时还绘有石碑一座,碑上有“隋炀帝陵”四字,但后来墓碑不见,墓地也佚失。阮元读过该地方志后,便去当地询问当地老农,得到答复“陵今故在,土人名为皇墓墩”。
阮元据此认定为隋炀帝墓,立碑建石,并请时任扬州知府的大书法家伊秉绶题字,伊遂以隶书题“隋炀帝陵”于碑心,墓碑左侧为“扬州府知府伊秉绶题”。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所所长束家平说:“它应该是一个历史纪念遗迹,没有实际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对于有人提出通过对其发掘来寻找答案,束家平认为不太可能,“新陵是抢救性发掘,老陵保护状态比较好,不太可能批准发掘”。
2 咸阳陵
县志已认定应为唐殇帝墓
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内也有座隋炀帝陵。陕西省文物局等单位2010年出版的《陕西帝陵档案》记载,隋炀帝陵位于武功县武功镇洛阳村东北约400米,现仅存丘形土冢,高约3米,直径7米。该墓是1957年5月31日公布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功县文物局文管会原副主任戴世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原来的墓冢占地十余亩,碑石、石雕林立,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兵部侍郎毕沅所书“隋炀帝陵”石碑也在其间。但在上世纪30年代,该墓严重被盗,石刻也都遭到破坏。陕西师范大学研究隋唐史的杜文玉教授说,毕沅只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确定皇帝陵寝所在,所立石碑“对的和错的同样多”。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这座“隋炀帝陵”并没有进行过考古钻探,不好确定墓主人是谁,十多年前武功县编订县志时,已经认定实际上应为唐殇帝墓。
3洛阳陵
缺证据以郭村古墓命名
隋炀帝陵还有在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柏山一说。“郭村东南的那座冢,当地人都称之为杨广墓”。此前,洛宁县宣传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有相关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永宁县就是如今的洛宁县。此外,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令圣水寺僧人好好看守该陵。
“隋炀帝墓在洛宁这个说法之前听说过,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我们曾前往实地考察过”。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主任赵晓军博士介绍,这座墓当时有人为修复的痕迹。“因为缺乏证据,我们当时以‘郭村古墓’为这座冢命名。”
京华时报记者梁超
(来源: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