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航母舰长张峥成长之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启示录【4】

2013年11月20日08:47    来源:国防部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航母舰长张峥成长之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启示录

  声音

  制度设计:耗人心血,但管长远

  ——东海舰队政治部干部处处长范志平谈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路线图”

  问:古人云,闻鼙鼓而思良将。指挥下一场战争的联合作战指挥员,究竟该是什么样?

  答:要给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画张“标准像”,不空泛、不抽象,挺难。舰队党委以外军为坐标,反复斟酌,集智勾勒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基本“脸谱”:精军种,通三军,懂信息化。寥寥10字,直指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核心。

  问:能具体再阐述一下这10个字含义吗?

  答:我们专门研究了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履历。鲍威尔上将主要在陆军部队任职。麦克马伦上将主要在舰艇和海军院校。伊拉克战争中,指挥25万联军的美军司令弗兰克斯是陆军出身。可见,美军的联合作战指挥员都是军种“专家”。

  在“精军种”基础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通三军”,掌握其他军兵种特性,才能有效调度三军。“懂信息化”,就像打通了现代战争体系的“任督二脉”。

  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舰队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上的工作举措?

  答:舰队传统的培养路径相对简单,副部门长-部门长-副舰长-舰长,这显然不符合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要求。为此,舰队党委把目光瞄向世界,设计出一张人才成长新“路线图”。按照“信息主导、任务牵引、超前培养、系统建设”的思路,我们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基本能力要素进行细化量化,制定实施了舰艇长、飞行员等8类重点人才建设专项计划。有了这条科学的成长路径,不同专业、职级的指挥员发展方向更加科学合理。

  问:在培养探索实践中,舰队取得了哪些经验?

  答: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不能简单靠“伯乐相马”,必须依靠科学的制度保障。制度是理念的载体,最能考验一个单位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处理问题的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耗心血,但管长远。

  这些年,舰队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措施》等10余项制度,涵盖培训交流、选拔任用、考评认证等全过程。正是因为沿着制度化轨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

  问:下一步,舰队还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举措?

  答: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未来,舰队将在三个方面持续用力: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联合作战知识学习考评制度、联合作战指挥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其次,要持续扩大跨军兵种交叉代职任职规模,多安排有潜力的干部到联合指挥机构、到作战部队经受考验锻炼。第三,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对象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在关键岗位重点考察,调整使用优先安排,不断壮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群体。

  (夏阳、特约记者方立华整理)

  他山之石

  外军如何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土耳其、埃及军事院校从上尉军官即开始进行联合培训。加拿大军队从生长军官起实行陆、海、空军学员同校培训。英、德等西方国家军队联合指挥与参谋培训,大多是从少校军官开始,平均年龄约30岁。

  外军一名优秀联合作战指挥员的成长,大约需要25年左右的时间。美军海军驱逐舰舰长大多需要10多个岗位的任职经历,美军联合指挥军官要经过初、中、高三级院校6次培训,其中至少有一次联合参谋培训、一次联合指挥培训,才有晋升为高级联合指挥员的机会。

  (董文武曾 清辑)

(来源:国防部网站)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