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满心羡慕的他:
我不想把一家人都套进去
探访者:劳峰(化名),男,32岁,已有一个4岁的女儿。劳峰是独生子,她老婆为非独。
2009年夏天,劳峰有了自己的女儿。初为人父,欣喜辛苦兼而有之。那时,他有些羡慕双独的家庭,可以再生一个。但是现在,有了政策做支持,但他却步了:“我们不生了。”
原因很简单——他说,经济条件受限是关键。现在家里的房子不是很大,再生一个,家里还要多好几口人,住房成问题。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换大房子。
其次,没人帮着带孩子。4年前,他的妈妈可以帮着一起带孩子。可是去年,妈妈生了一次病,现在不能再做劳累的活了,“再生一个出来,肯定要拖累她。我不想再生一个孩子,把一家人都套进去。”
老婆的态度也很坚决:“一个够了。我把这一个教育好,多为社会作贡献,要是再生一个出来,我没有这么多精力管孩子,教育得不好反而成了社会累赘。”
单独两孩的涟漪
还波及到了哪里
“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后,影响的并不单单是家庭,由此衍生的社会影响已开始发酵:企业招工、房产回暖、适龄儿童入学门槛等,统统都被很多人惦记起来——
●企业
下沙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赵珺:
企业不鼓励生二胎
作为民营企业,肯定会更加注重工作效率。已婚已孕的人肯定会更加稳定。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等宝宝2岁之后再出来找工作的。
所以,我们在招工的时候会有一些倾向性,问问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
政策虽然出台,但是企业并不鼓励生二胎。打算生二胎的,关于医疗报销、假期、福利等是否参照一胎,那还需要公司内部商量一下。
●学校
青蓝小学校长娄屹岚:
不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
对杭州城区来说,生二胎不会一下子膨胀开来。其实不难发现,杭州主城区的居民在不断减少,都在往外延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办小学都会提前知道招生数据。比如,我现在就知道未来3年学校生源有多少,这都是有计划的。有多少人,我才知道要办多少班,分配会均衡。所以,不管孩子有多少,上学根本不是问题。况且现在还有很多小学正在新建。
同时从教育来说,我觉得生二胎还是可以的。毕竟孩子的情商、合作能力会提高。社会化进程有一部分就在家庭中完成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利的。
倒是外来务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很严重,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
●房产
杭州某房产公司销售总监钱女士:
四口之家的户型,近期或会更多出现
对于房地产业最为重要的人口因素影响是净人口增长率,或者是出生超过死亡加净移民的人口数,从而导致家庭数目的形成和增加。
单独两孩政策直接导致若干年后人口增加,那么,对房地产的影响也要到若干年后。近期的影响可能只有一个:房开商在设计产品时,可能会更多考虑四口之家的户型。(本报记者 杨茜 陈伟利本报通讯员 杨渐/文 梁津铭/制图)
(来源:钱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