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青海
每年增2300多平方公里草地
消失的2000多个湖泊回来了 

护一盆清水 润半个中国(转型升级新脉动)

2013年11月15日04:27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西宁11月14日电  (记者王斌来、杨彦、张志锋、马跃峰)青海三江源,全国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发源,滋润半个中国。

  三江源,生命源,更是发展的动力源。生态保护第一,在三江源被赋予极不寻常的含义。中央决策,让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让青海生态立省的抉择迎来最佳机遇——8年投下75亿元。

  今天的三江源变得怎样? 

  深秋,行走三江源,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两多”、“两少”:水多了,草原鼠少了;草多了,放牧牛羊少了。

  站在黄河源头鄂陵湖畔,近处水清见底,远处水碧如玉。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大伟告诉记者,鄂陵湖面积比10年前增加了100平方公里。在玛多,以前消失的2000多个湖泊又“回家”了。变化的不止是湖泊,不止是玛多,退牧还草、防治鼠害、治理黑土滩……草场不断“长大”“长高”。数据显示,青海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两多”、“两少”,只是“看得见的变化”。“看不见的变化”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觉醒。从设立自然保护区到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层次,不断加强、提升。

  生态恶化有气候变化的原因,更源于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鼠害严重—沙漠增加—滥采乱挖—水土流失,一环扣一环,形成死结。解开死结,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 

  草场扛不住、牲畜吃不饱的局面不能延续!人往哪里去?生态移民。8年来,减掉牛羊的牧民,在政府支持下“转型”突破,有的进有机肥场,加工“羊粪”,有的开家庭旅馆,挣起“旅游钱”。格尔木长江源村的农牧民,告别唐古拉山镇、曲麻莱县的帐篷,住进政府集中盖的小院。孩子走路5分钟,就能坐进民族学校的教室读书。走出草场,牧民切身感受到,“满地牛羊就是财富”并不是“真理”,转入二、三产业,钱挣得多,盼头更大。

  生态保护第一,解决发展方式是根本。青海省委、省政府立场鲜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省委书记骆惠宁的话说,就是“宁可青海少点GDP,也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从淘汰落后产能到发展循环经济,从工业转型升级到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大老粗”工业转“绿”;从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到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青海以局部的“不经济”,换得全局的更经济。

  重生的三江源,生态依然脆弱。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正在验收,二期又将迈步。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水活三江源)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5日 01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