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加缪诞辰100年 反映人存在的荒诞性

2013年11月12日09:28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加缪诞辰100年 反映人存在的荒诞性

1955年1月,加缪在出版公司办公室的阳台上

  “世界上有美,也有苦难,但无论我们的事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决不会对这两者当中的任何一方不忠。”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来到人世间,用他短短的47年生命,见证并做到自己说过的这句话。

  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在他出生次年,他的父亲路西安·加缪在马恩河战役中受伤,不久之后离世。加缪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在阿尔及利亚的贝尔库尝尽生活艰辛。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加缪完成了大学学业,取得哲学学士学位。

  1935年始,加缪从事了许多戏剧活动,写过剧本也当过演员,创作过《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等多部剧本。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一度加入法国共产党,之后退党。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

  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品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1947年加缪出版的长篇小说《鼠疫》获得了法国批评奖,这本书进一步确立了加缪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在获奖感言里他说:“在我原原本本地坦白了我的浅薄、我得益于他人之处和我的艰难处境之后,我可以比较坦然地说:我之所以接受各位如此宽厚地赠与我的荣誉,是因为,我把这荣誉当作对我们这一代所有那些进行同样战斗却没有任何权利、而只遭受到不幸与迫害的人们的致敬。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各位,并向各位说出那自古以来每个真诚的艺术家每天向自己发出的诺言,这便是:忠实。”

  加缪与萨特的决裂是文坛长久以来的话题之一。二人相识于1943年6月,并立即成为知己,但后来二人渐行渐远。1951年加缪发表了论文《反抗者》,引起了与萨特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并导致二人最后决裂。“我们的友谊多艰,但我还是感到惋惜。如果您今天断绝了它,无疑是它应该被断绝。”萨特在写给加缪的绝交信中这样开头。

  然而,在加缪1960年因车祸去世后,萨特却在吊唁词中说:“他和我之间发生过争执:争执,这并没有什么——即使我们再也不见面——而这恰恰是我们在这个狭小世界里互不忘却、共同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这并不妨碍我经常想到他,在他阅读过的书报的篇页里感到他的目光,并且自言自语说:‘他会怎么说呢?他此刻在怎么说呢?’”

  (姜妍)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