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提醒”VS“感受到了压力” 双方各执一词
“爱如潮水”回忆,10月28日上午他接到了电话,“让我赶紧去民政局开会,那边很多人在等着我过去。”
“会上问了我们捐赠的资质问题,让我们注意可能要承担一定的后果,然后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但在会议上,我感觉到他们流露出了对于民间慈善的一些不满,我认为是网上质疑他们不作为的网帖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会上没有明确叫停募捐,是与会的一位工作人员私下建议我取消算了。”“爱如潮水”表示,虽然整个会谈政府部门未明确表示让他停止募捐,但的确“感受到了压力”。于是当天下午就发布了道歉信,宣布取消募捐。
记者来到当天开会的民政局四楼会议室,会议召集者宁国市民政局局长俞安林见到记者一个劲儿喊冤,从办公室拿出了几张他从1999年起参与捐助的捐助卡,以及所获得的两个红本荣誉证书,告诉记者:“我是很有爱心的,也一直在进行个人的捐助。”
“我们只是找论坛的人来介绍一下宁国的大病救助保障工作,从未说过叫停二字。”俞安林说,在宁国论坛发布募捐消息后,一篇指责民政部门“不作为”的网帖引起了他们的关注,网帖认为这些大病患者到论坛求助是因为政府救助不力。为此他们决定找论坛“说一说”。
俞安林说,会上他和卫生局、慈善协会的人介绍了宁国新农合报销、大病救助和民政社会救助的情况。对论坛发起募捐的事,他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了个醒,希望募捐要规范有序,同时要做好承受压力的思想准备,“因为今天这三个人找你募捐,以后会有更多人,如果你负担不了,对这些人是不是不公平?”
俞安林一再表示,宁国市大病救助和慈善事业“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民政部门也一直鼓励民间慈善,“叫停”募捐纯属误读,他是履行职责的善意提醒。“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职能是鼓励、引导、规范,我是围绕这六个字进行提醒的,我认为这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俞安林强调,在座谈会上没有对募捐活动进行“叫停”,“座谈的效果非常好,谈得很愉快,没说过要叫停,也不知道他们取消募捐,直到后来有人采访我才知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