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 题:中国聚焦:中国改革令社会主义焕发生命力
新华社记者 桂涛 许晓青 艾福梅
被称为“杨百万”的上海人杨怀定坐在自家宽敞的“大户室”里,回忆他以2万元本钱起家到如今在股市中拥有2000万的传奇经历。从80年代自砸“铁饭碗”下海谋生,到“投机倒把”买卖国库券赚取差价,再到转战股市成为“中国第一股民”,他把握住了改革给中国人带来的一次次机会。
“穷则思变!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就是这句话的具体实践者。”杨怀定紧盯着三块电脑液晶屏上的实时K线图,“我现在富了,但我比任何人都支持改革,改革中有新的机遇。”
对他而言,改革不仅让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有股票交易,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思想上的理性转变。
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到加入WTO,中国30多年来每一次改革红利的释放、思想和生产力的解放,总是带来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中国的“杨百万”们也从中找到机会。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王怀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从打破以“一大二公”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开始的,此后的一系列改革涉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