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梁平:在悬崖沟壑间架起万米“人工天河”【2】

2013年10月30日09:21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梁平:在悬崖沟壑间架起万米“人工天河”

  施工难度之大,全市绝无仅有

  工程造价大、引水管线长,施工场地险、施工技术难、征地协调多……面对如此严峻考验,6月18日,一场齐心协力、战天斗地的“引水之战”在梁平拉开序幕。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难。”梁平县县长吴盛海介绍,按照国家现行的人饮安全工程补助标准,柏家、紫照2013年的指标只有60多万元,“蟠水柏调”的资金缺口达97%以上。经过县级多方自筹,并向市水利局争取应急专项资金、人饮资金等“打捆”法,终于解决了2412万元资金问题。

  据“蟠水柏调”施工负责人石山称,按照正常设计推进,整个饮水工程时间应该在7个月以上。“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在100天内完成,对我们施工方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石山告诉记者,今年6月至9月,恰逢多年难遇的持续高温天气,在工人们冒着酷暑艰苦奋战的100多天里,他们分成6个流水段同时昼夜作业,施工高峰期人数多达600余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8公里多长的施工地段多为无人区的悬崖与沟谷,其施工难度、技术难度之大,在全市同类工程中绝无仅有。

  在一段落差达200米、近90度的悬崖上,施工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施工材料均需二次转运,如何将最重达800余公斤的无缝钢管等材料运上悬崖?在近90度的悬崖上行走都已不易,又如何保障工程师及工人的安全作业?

  项目工程组想到了一个“两步走”的妙招:一是自上而下修一个“漏斗便道”,并在山腰平地处修建挡料平台,将材料从山顶“漏斗口”滑降至山腰;二是采取自下而上修一道“人造天梯”,将近90层楼高的脚手架固定在岩石上,确保工人在悬崖上安全地进行管道运输、安装、焊接等施工。

  “刚看到这个悬崖工程段时,我的脑袋都大了!”因为有“南水北调”的施工经验,陈寿高被安排回家乡负责施工任务最重、危险最大、技术最难的“人造天梯”段工程。为了按期完成任务,他这个“突击队”队长带领工人在“人造天梯”上不分昼夜换班作战,硬是把每根重达800余公斤的钢管焊接在了2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在施工高峰期,他连续工作36个小时没休息;在施工期间,他累得瘦了16斤。

  引水成功,群众终于喝上自来水

  9月30日,“蟠水柏调”工程终于引水成功。10月23日,柏家水厂正式制水供水,3万多村民在家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我们再也不为用水愁、找水苦了!”柏家镇中心村4组组长游宗见说,今年大半年时间,他几乎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率领组上“挑水队”赶赴山下排队挑水。

  游宗见家不远处有个山羊扩繁场,想起为300多头种羊找水的日子,老板刘茂碧不禁湿了眼眶,“去年冬天以来,我每天下山四处找水,再用车转运上山。后来,到处没水了,我不得不忍痛低价贱卖了200多头种羊。”

  “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政府大手笔为我们实施了‘蟠水柏调’工程,解决了制约我们农村发展的用水困难。”说起今后的打算,刘茂碧高兴地说,虽然她今年养羊损失了100多万元,但年底前,她要再引进200多头种羊,继续带领7个养殖基地及500多户养殖户养羊致富,并在柏家建设一个“山羊小镇”。记者 汤艳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