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之春”
此后,厉以宁在民营经济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精力。2003年下半年开始,刚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牵头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调研组,在辽宁、广东、浙江、深圳等省市频频召开座谈会,拜访当地企业家。一个多月后,调研组汇集了一份长达17页的调研报告,提出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建议。2004年2月13日,这份报告连同厉以宁的一封信递交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当天批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应有一个通盘考虑,着手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形成一个政策性指导文件。”
2005年2月25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融等行业和领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因文件内容共36条,被简称为“非公经济36条”,2005年也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春”。
但在实施过程中,厉以宁发现,政策应有细则,但“非公经济36条”还是比较笼统。以至于有人讲,“36条”准入的门是个“玻璃门”,能看见里面,但进不去。还存在进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场因素干扰下被迫退出的“弹簧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厉以宁在温家宝出席的政协经济、农业联组会议上第一个发言,详细阐述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温家宝随即回应:“要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解决所谓‘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问题,真正自愿投资。投资能够够到我们期待的结构转型方向的,我们都应该支持。”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允许”变成了“鼓励”,在市场准入的条件、范围、扶持政策等方面做了更明确、宽松的规定,中国民营经济迎来“第二春”。
2009年11月22日,厉以宁80岁生日那天,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揭晓,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以84票赞成获奖。当厉以宁接过奖杯,会场掌声雷动。股份制理论从提出到获奖用了近30年,这30年的经济腾飞是对厉以宁最好的致敬。
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错误都细心改正
“我从来不想当官,只想做一个学者。”30余年教书生涯里,厉以宁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不乏李克强、李源潮、张茅、陆昊等政界要人和许多商界精英。
厉以宁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现在还在给本科生上大课,听课的学生挤满教室。据一位大三学生回忆:“厉老师讲课大多数时间不用讲稿,只在卡片上列出提纲。讲课时,他或站,或坐,或走动,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一双眼睛闪闪发光。他会忽然注视着某个同学,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讲完一段后问大家:‘你们看有没有道理?’”
厉以宁批改学生的论文非常认真。1988年至1991年,李源潮攻读北大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李源潮回忆说:“我当厉老师学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干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而厉老师已经是很有影响、受人尊重的著名教授。他审阅我的硕士论文时,从题目、结构、观点到打印格式,都给予细心指导,花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用错的标点符号,他都发现并向我指出来。厉老师这种扶持后生、诲人不倦的精神,每每想起,我都十分感动。”
滕飞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至2010年间师从厉以宁。滕飞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回忆道:“有一次跟厉老师到贵州毕节去调研,厉老师婉拒了当地政府安排的参观活动,主动提出:‘我们自己走走看看吧。’他走到哪儿,就直接跟那儿的农民聊天,获得第一手资料。”
滕飞说,厉以宁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也像学者那样观察生活。“厉老师没请保姆,自己做饭,还常去菜市场买菜,老百姓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厉老师感受到的东西,所以他能真实了解目前经济运行得到底怎么样,非常有质感。”
2004年,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音同仍)重病在床,无法继续辅导博士生,便恳请厉以宁将这几位博士生收入门下。厉以宁欣然答应:“我和董老师是多年好友,董老师的学生就是我的学生。”现任中国铝业国际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的程志强就是这几位博士生之一。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自己又在厉以宁的指导下读了博士后,直到现在,只要有时间,他就和厉以宁一起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