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车书剑在致辞中回顾中国建筑学会60年历史

2013年10月21日10:1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车书剑在致辞中回顾中国建筑学会60年历史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开幕式于2013年10月21日上午9点30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建筑学会车书剑理事长致辞。新华网 朱鹏 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国际建协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中国建筑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向各位领导、嘉宾、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全国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致以良好的祝愿!

  1953年的10月23日,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如今,已经历了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国建筑学会发展成为拥有10万余会员、300多个团体会员的学术团体,下属22个直属分会,地方分会遍及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各位共同纪念和见证中国建筑学会60华诞。

  六十年,是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科技教育伴随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成长壮大历史过程;六十年,是中国建筑文化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建筑文化与世界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相互推动的历史过程;六十年,是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是广大的中国建筑科技工作者,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祖国做出卓著贡献的历史见证。

  回顾中国建筑学会的60年历史,大致可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初创期(1953-1955)

  1953到1954年是中国建筑学会的初创时期。因为学会刚刚创建,兼受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学会的很多活动尚未展开。

  建国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联合对我国进行封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建筑学会利用民间学术团体的渠道,成功地在1955年加入了国际建协,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得到国际学术组织承认的中国学术团体。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中国建筑学会加入国际建协,委托陈毅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以杨廷宝为团长的出席海牙国际建协大会的中国代表团。

  中国建筑学会代表新中国成为国际建协的重要成员,成为新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使得解放初近乎封闭的新中国建筑界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与渠道,奠定了中国建筑学会对外交流工作的基础。

  二、经始期(1956-1966)

  1956年,在中国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方针下,此后的10年间,中国建筑学会配合国家12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广泛开展了各种学术活动,进入第一次快速发展时期。会员的队伍比1953年成立时多了20几倍。这10年是中国建筑学会经始大业、奠定根基的时期。

  在国际交往方面,自1955年加入国际建以后,我国一直担任国际建协理事会理事,杨廷宝副理事长连任两届该会副主席(1957-1965年)。据统计,从1956年到1966年,中国建筑学会共接待14次苏联、波兰、瑞士等外国建筑师访问团,由建筑学会组团派出则达31次。中国建筑学会成为新中国对外开展外交和友好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让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

  这时期,为了配合国家基础建设的全面开展和解决城市住宅急缺的问题,学会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城市住宅问题的讨论与会议。在全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59年5月,建筑工程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联合召开的“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会议由建工部刘秀峰部长做总结发言,后来整理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这次座谈会指出了当时建筑创作的方向。

  三、停滞期(1966-1976)

  文革期间,建筑学会被重点批判,同时,许多建筑师、工程师也都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被迫脱离原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部被撤销。建筑学会于1967年被解散,全体人员下放干校劳动。

  借助1972年春天国际建协邀请中国建筑学会参加国际建协第11次大会之机,学会派出了以杨廷宝为团长的6人代表,恢复了多年同国际建协中断了的关系;1976年,国际建协主席亦到北京、广州访问。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