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原标题:“文创16条”拓展新空间 改造废弃厂区政府补贴

2013年10月15日09:31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原标题:“文创16条”拓展新空间 改造废弃厂区政府补贴

  两栋颜色鲜亮的写字楼之间,碧绿的草坪刚刚修剪一新,空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青草香;两位西装革履的白领围坐在咖啡桌前低声交谈,惬意地享受着午后阳光;不远处,微风下的水景平台荡起圈圈涟漪……这样的景象,或许在CBD、金融街等核心区并不鲜见。可是在临近西五环的西平庄乍见这样的文化创意园区,却着实令人有点儿意外。

  要知道,就在短短几年之前,这里还是重型工厂云集的工业区。正是由于民间资本的介入,让废旧的工厂区化身“益园”文化创意产业园。

  10月14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这不仅是北京市第一个针对民间资本投资文创产业的支持政策,也是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在放宽准入、简化审批、创新投融资、人才建设等方面,北京的文创产业将打破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

  社会资本新建文化设施,最高补贴3000万元;旧厂房改造成文创园区,最高补贴千万元……除了资金的补贴,这一被俗称为“文创16条”的政策,将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主导行业,同时进一步放宽工商注册条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运营。

  据介绍,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增长新亮点,资产、收入双双超过万亿元,2012年文创产业占北京市GDP比重已从2005年的9.7%提高到12.3%。

  昔日旧厂房变身文创园区

  从西四环的四季青桥沿着杏石口路向西,到西平庄左转向南,路边一大片橘黄色与白色相间、颇具特点的写字楼群,正是“益园”文化创意产业园。

  正值午后,“益园”内十分安静。不过,只要在园区内走上几步,文化艺术气息就扑面而来。踏入C区9号楼大厅,抬头便是一人多高的维纳斯石膏雕像,与雕像相对的则是墙壁上一幅足有黑板大小的白鸽油画。这里正是“立万国际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所在地。

  三楼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安静地上绘画课。无论是手上涂抹的颜料、画笔和画板,还是走廊里张贴着的学生绘画作品,都带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

  “别看现在园区已经非常规整、环境舒适,也吸引了很多文化企业入驻,搁在五六年前,这边的环境可是完全不一样。”益园文化创意园区的运营方,宝蓝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宝廷说,四季青一带原本是工厂聚集区,北京锅炉厂就坐落于此,但是从2008年开始,工厂陆续迁走,剩下的厂区厂房如何利用就成了大问题。

  “公司从当地村委会手中长期租赁了这一片写字楼,打算就走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子,在四季青打造一个文创园区。”刘宝廷说。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