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如果领奖就要冒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高明(化名)曾成功举报朝阳区王四营乡一家单位非法存储、经营甲醛丙酮等危险化学品,为周边居民端掉了一个日夜藏在身边“炸药包”。但他谢绝了数百元的奖金,也拒绝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只用简短的手机短信回答了北青报记者的提问。
北青报:你为什么弃领奖金?
高明:我举报不是为奖金。而且如果领奖,就要冒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北青报:既然知道有风险,为什么还举报?
高明:我家就住那个单位(被举报单位)附近啊!为了我家人和周围住户的安全,有风险也要举报。而且他们那么做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看不下去。
北青报:如果以后再发现安全隐患,你还举报吗?
高明:当然,我还会举报。
措施
隐去举报人信息防报复
市安监局开始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改善这种局面。首先是把举报处理单电子化——原来的纸质处理单上不仅有举报内容,还有举报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举报事项被转至相关区县乃至消防、建委等其他部门进行处置的过程中,这张单子也随之在各个部门之间“旅行”,举报人的信息就容易在此过程中泄密。纸质处理单改为“电子工单”后,在转发、处理过程中只显示举报内容,有关举报人的信息都被隐匿,只有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负责接受举报、发放奖金的两个科室有权限看到举报人的姓名和电话,保密程度大为提高。
通过电子工单,还可以看出举报事项都有哪些人经手。如果举报人被打击报复了,很容易倒查责任。举报人举报后,系统会向其手机发送包含验证码的受理短信,凭验证码,举报人可以在市安监局网站的举报查询系统查看受理情况。此外,举报奖金改为每季度发放一次,发放时间为12天,尽量避免举报人领奖时互相见面;领取奖金有独立的场所,举报大户如果提出申请,还可以单独预约领奖时间,以保护他们的隐私。
这些方法相继推出两年来,明显增强了举报人的信心。去年全市有216件举报案件的举报人弃领奖金,弃领率降至27%,今年前7个月进一步降到了20%。本版文/本报记者 雷嘉
(来源: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