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余姚市委书记:救灾动员就像战争动员【3】

2013年10月13日04:4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余姚水灾:救灾动员就像战争动员

【经验教训】

“政府救灾能力与民众需求不匹配”

新京报:水灾日益减退,能否谈谈这次城市应急预案暴露出哪些问题?

毛宏芳:我不是在强调客观原因,当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任何城市的任何基础设施、任何预案都是抵御不了的。

新京报:那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

毛宏芳:在灾难处置过程当中,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二级响应,并将部分指挥权由市下放到乡镇,比如乡镇可以调拨部分军车、橡皮艇和物资,因为灾情瞬息万变,因为他们在一线,最了解情况。

遗憾的是,受制于交通通讯中断,各部门的运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新京报:在救灾中,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毛宏芳: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的救灾能力与民众的需求不相匹配。比如停电通讯中断,老百姓觉得,政府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一个下属跟我说,有一名群众要去救助站,但最近的救助站人满为患,得去200米外的,但这个群众就是不去。

还有一次,我的同事去慰问,一个群众说,首长,我饼干吃多了,能不能弄点方便面榨菜来吃。灾难期间,能吃上就不错了,怎么能讲究这个呢。

新京报:这说明了什么?

毛宏芳:这说明政府和老百姓相互缺乏理解。

新京报:那你能理解老百姓的这些怨言吗?

毛宏芳:我非常理解他们,当老百姓处境艰难时,政府又无能为力提供足够的帮助,政府应该内疚。

我不怪天,也不怪老百姓的怨言。相反,政府应该更好地为百姓做好服务。

新京报:这次雨灾,对你和这座城市带来哪些启示?

毛宏芳:在灾难面前,各级政府首先应该做好政府该承担的责任,每个人把各自的角色担当好。对我个人来说,你就应该去承受自己的那份责任,谁叫你是市委书记。

另外,在大灾面前,每一个国民也要学会自救。这一点也常常被忽视。

新京报:经历这次水灾,作为城市的一把手,你如何看待余姚和余姚人?

毛宏芳:余姚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充满感情、有大爱的城市。这场救灾,余姚人与人之间抱团取暖,楼与楼之间互帮互助,都让我感动。

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