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崔静 黄小希)“明天是什么节日?”12日,当记者向近10名来自天津、安徽、河北等地的“80后”年轻人发问时,得到的答案令人唏嘘——“不知道,不是刚过完国庆节吗?”、“还没到圣诞吧?”、“看了台历才知道明天是重阳节!”。
根据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这个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节日,被明确写入法律,成为法定节日。在首个老年节来临之际,几个最基本的命题——如何过好老年节?如何善待老年人?如何应对老龄化?值得人们深思。
“冷清”的老年节?
10月12日,老年节前一天,位于北京西城区某知名商厦地下一层的一间超市里,光怪陆离的万圣节节日道具早早地被摆在超市入口的显著位置,然而人们却很难在这里感受到老年节的气息。
“为什么我们对老年节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还不如西方的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在12日于北京举行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法研究会名誉会长贾俊玲的疑问引人深思。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激荡的因素,也有经济转轨和社会变迁改变了人们传统思维观念的因素,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老年”的涵义,以及老年节究竟为谁而设。
“广大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老年人不是别人,就是未来的我们每个人。今天我们关爱老人,就是关怀未来的自己。”党俊武说。
亲身参与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设定老年节别有深意,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尊重,也希望借此引起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敬老美德。
在专家看来,老年节不仅仅是个节日,更具有强烈的倡导意味。“老年节虽然只有一天,但让老年人天天过上节,才是最终目标。”吴玉韶说,希望老年节的设立,能使敬老成为社会的常态行为,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