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米兰·昆德拉再次与诺奖擦肩
列夫·托尔斯泰
博尔赫斯
哈代
易卜生
卡夫卡
乔伊斯
里尔克
伍尔夫
◎ 汪剑钊
编者按
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昨晚出炉,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摘得桂冠。有人欢欣,有人失落。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创立以来,已有百余人获此殊荣。然而,世界文坛群星闪耀,诺奖难免挂一漏万。总有一些大师,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对面不相逢”。此时此刻,诺奖像是一种提醒,让我们缅怀那些闪耀在世界文学殿堂中的“无冕之王”们。
20世纪的文学史证明,已有不少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行列。但是,正如任何一种奖项都无法做到绝对公正和恰如其分一样,评选委员会也遗漏了不少堪称世界一流的作家,而将评选的标准和尺度倾斜给了某些相对比较平庸的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任何一种奖项一样,都很难达到绝对的公正。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开始的100多年里,那份长长的获奖者名单中,固然有泰戈尔、罗曼·罗兰、萧伯纳等光辉灿烂的名字,但也出现了不少遗珠之憾。
诺贝尔文学奖对一些举世公认的文学大师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使它遭到了甚为激烈的批评和责难。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卡夫卡、左拉、高尔基……大师们作品的光辉并未因为获诺贝尔奖而有丝毫的减损,反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声誉因此而受到了质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