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西湖倒进余姚不是通过人为努力能马上解决的”,城区80%恢复供水,明日水位将消退
大雨已过去3天,为什么浙江余姚仍是一座“水城”?此次政府救援力度究竟怎样?记者千方百计趟水入城,在余姚市救灾物资调配中心,截住了脚穿高筒雨靴、匆匆赶路的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请他回答公众关注的问题。
回应1 政府救灾反应迟钝?
台风诡异第一时间投入救灾
毛宏芳说,这次台风很诡异,风很小,登陆之前雨量并不大。可在台风登陆福建后,我们并没有掉以轻心。我们在卫星云图上发现余姚一带的积雨云特别多,在第一时间,也就是7日早晨8点,还没有那么大的雨量的时候,我们就把二级响应改为一级响应。全市各级干部全部到岗,投入救灾一线。
同时,我们特别感谢人民子弟兵。700多名官兵赶到余姚,发挥了巨大作用。
毛宏芳说,这次暴雨来得突然,台风登陆后集中雨量大,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抢救广播、电视台等传播渠道,但很遗憾,水势太猛,一些设备进水,强行开机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受电力设备等故障影响,许多通信设备被迫中断,一些群众未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
毛宏芳说,到目前,已经有地方具备通电条件了,但是我们不敢贸然通电。大量的水没退,碰到电是十分危险的。手机信号不通,也是因为通讯基站依靠电力供应才能工作。
“我们不是没有通电的能力,而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次生灾害,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我还是恳求理解。”毛宏芳说。
回应2 发放物资外来工受“歧视”?
若有不当应是工作人员疏忽
毛宏芳称,余姚在发放物资过程中,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一视同仁。尤其大灾大难来的时候,更应该多关心那54万的外来人口。陆埠工业园区的食品发放过程当中,政府优先发放给当地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救灾物资发放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绝不是政府“歧视”外来务工者,而是现场工作人员有疏忽。
毛宏芳表示,发放不周到的地方,欢迎监督,让每一个灾民生活有保障。
回应3 水为何难以退下去?
余姚像“锅底”积水出不去
毛宏芳说,两天时间,老天爷差不多把68个西湖的水倒到我们余姚头上,台风倒潮、冷空气、大潮汛“三碰头”,而余姚地理位置像是锅底,下游潮位高,积水出不去,上游还不断有水来,真是百年一遇。这确实不是通过人为努力、科学调度能马上解决的问题。
毛宏芳否认“水库开闸放水致城区被淹”。他说,上游的四明山水库总容量1.2亿立方米,在台风来临前蓄水近三分之一。“实际上台风降雨期间我们一直就没有放水,只是到雨停后略微放了一点。”毛宏芳说,城区淹水主要原因是,相当于北京两年下的雨,两天都下给余姚了,而且我们根本没办法把水排到海里去。
毛宏芳说,气象、水利部门预计12日水位将逐渐消退,下一步余姚将重点关注卫生防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