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新华网:城市地名需不需要“国际范儿”?

2013年10月09日08:4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华网:城市地名需不需要“国际范儿”?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第156号政府令,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5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现象被叫停。《办法》还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10月8日 《大河报》)

  很多城市在奔向“国际化”的大路上都有一颗焦躁的心,洋地名、洋楼名、洋小区泛滥的背后,不过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土气,仿佛名字“高大威猛”了,身体骨骼也就跟着强劲起来。当然,洋地名也并非都要动辄得咎,譬如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因为当年殖民者设立租界的缘故,历史沉淀下一些洋路名也不算奇怪。但近些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洋地名,虽然没有了屈辱色彩,却也虚浮得令人眼花缭乱,如郑州的“曼哈顿”、“威尼斯”,洛阳的“加州1885”等。

  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是不少地方往故纸堆里攀亲,譬如徐州丰县政府网站发布公告,打算给当地赵庄镇换一个“更响亮”的新名字——“金刘寨”镇;另一方面却在路名或楼名上贪大求洋,譬如浙江台州今年新命名的市区32处住宅区中,有21处称“花园”或“苑”,至于“豪庭”、“华府”、“米兰”、“芭提”等名字,也不鲜见。

  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所承载的,不单单是基本的指路功能、符号定位的角色,更延展着历史文化,蕴蓄着时代风情,是城市文化的只光片羽。正因如此,早在196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就成立了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专门负责地名标准化问题。

  这些年,中国城市的地名耍起了“国际范儿”,无非三个原因:一是消费主义对城市文化的侵袭,使得公共部门对地名的社会价值忽略不计,草草起名、草草改名,没有研讨,没有听证,令地名完全沦为工具意义;二是城市的现当代文化被钢筋水泥所遮蔽,走失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与性情,千城一面、千城一景,既不敬畏历史,也没有远景规划,命名起来自然也无处下手;三是形式主义思维作祟,以为名字洋气了,就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依照“缺啥补啥”的逻辑,过过嘴瘾而已。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的地名规范相对滞后。譬如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也仅仅是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并未对用外国地名命名作出明确规定。

  地如其名,还得名副其实。城市地名还是少玩点儿“国际范儿”,多接点儿地气与土气。好在不少地方已经意识到洋地名泛滥的后果,譬如不久前,温州市政府发布第140号令,新修订的《温州市地名管理办法》自11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对温州市住宅小区(楼)、建筑物的命名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地名命名的游戏规则,不仅需要地方立法积极跟进,亟需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廓清乱象,令地名真正成为雅俗共赏的地方文化之注脚。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