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徐文彬报道 10月6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强台风“菲特”气象服务新闻发布会获悉,“菲特”具有强度强、前期移速缓慢、登陆时将与天文大潮重合、双台风效应和影响范围广等五大特点。预计“菲特”将于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在浙江温岭到福建霞浦一带沿海登陆。“菲特”也将成为到目前为止,今年登陆我国最北的台风。
在新闻发布会上,钱传海对“菲特”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行介绍。摄影:徐文彬
据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介绍,由于“菲特”来势汹汹,华东各地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强风暴雨的准备。钱传海认为,“菲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强度强。自生成以来,“菲特”的强度最强达到强台风等级,风力14级(45米/秒)。目前虽然强度有所减弱,但仍为强台风等级,估计登陆时强度为台风,风力可达35~40米/秒,12~13级。
前期移速缓慢。“菲特”生成初期,移速缓慢,约每小时10公里,进入东海后移速明显增加至20公里/小时左右。
登陆时将与天文大潮重合。“菲特”登陆时将恰逢天文高潮位,风暴潮与天文潮叠加,会加重灾害影响。
双台风效应。目前“菲特”和“丹娜丝”相距约1350公里,而“丹娜丝”的移速快于“菲特”,随着两者距离越来越近,双台风效应逐步显现,可能导致“菲特”登陆后的路径向南偏折。
影响范围广。除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等海域外,“菲特”对陆地的影响范围还包括台湾、浙江、福建、上海、江西、安徽、江苏等,影响范围较广。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菲特”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沿海靠近,并将于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在浙江温岭到福建霞浦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前强度将略有减弱。预计登陆时强度为台风,风力可达12~13级(35~38米/秒),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
据钱传海介绍,截止目前,今年台风主要呈现登陆早、登陆多、登陆地段偏南、生成源地偏西等特点。由于目前正值国庆长假,外出旅游人多,防台经验及意识弱,钱传海指出尤其要注重旅游景区防范工作,及时组织作业渔船、过往船舶回港避风,同时注意组织安排涉岛和涉海旅游人员以及海上作业人员及早撤至安全地区。相关地区要注意加强河流和水库的安全巡查,提前做好城市内涝及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
另据记者了解,为了防范“菲特”可能造成的灾害和影响,中国气象局于10月5日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福建、浙江、上海、江西等地气象部门也相应启动了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10月6日10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提醒注意做好台风和暴雨的防范工作。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