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全面深度调整与温和复苏新阶段,全球贸易体系也经历重大变革: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停滞,亚太及欧美地区的“大块头”区域自贸谈判势头强劲,中韩自贸区等双边自贸谈判持续推进,全球贸易体系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问:全球贸易体系为何呈现多层次发展格局?
答:近年来,世贸组织多哈回合多边自贸谈判长期陷入僵局,世贸组织三大职能——制定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中的前两项基本名存实亡。专家认为,当前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后于国际经贸格局的新变化,无法满足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
近十年来,一方面各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多边贸易规则还停留在1994年完成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基础上,其深度和广度都无法满足当前各国产业发展和彼此间更加密切的经贸联系的需要。各国迫切希望通过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整合,并就新的合作重点领域制定出新的规则。
在这一背景下,区域自贸谈判,特别是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大块头”区域自贸谈判陆续展开。
问:什么是TPP、TTIP、RCEP?
答:TPP和TTIP是美国在全球贸易领域推行的“两洋战略”,二者在开放程度上明确指向“高标准”,内容涵盖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等众多领域。
TPP最早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国在2005年倡导成立,2009年美国宣布加入,并邀请澳大利亚等国参与。日本今年7月正式加入TPP谈判后,TPP谈判国扩大到12个,经济总量占全球40%,贸易额占全球三成以上。截至目前,TPP已完成19轮谈判,美国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达成协议。
作为美国“两洋战略”的另一翼,TTIP早在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任期已在酝酿筹划。今年2月,美欧正式宣布开始进入筹备谈判日程,7月在华盛顿结束首轮谈判。TTIP建成后,经济规模将占全球45%上下,贸易额占全球三分之一。
RCEP由东盟主导,其目标是在东盟先前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的“10+1”自贸协定基础上,建立一个涵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2012年11月,16国领导人在东亚峰会期间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启动RCEP。建成后,RCEP将覆盖全球一半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问:面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新发展,中国当如何应对?
答:全球贸易体系的新发展和大整合,让各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坚守WTO多边贸易体制,还是投身区域自贸谈判大潮?在各类区域自贸谈判中,又应作出怎样的战略选择?
对中国而言,继续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向前发展,是中国在贸易领域的优先选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在大连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表示,区域贸易安排,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多边贸易安排。
专家指出,当前区域贸易自由化势头强劲,但这只是一个特殊阶段,最终还是要回归多边。区域贸易安排存在诸多局限,将导致贸易规则的碎片化和对非歧视性待遇原则的侵蚀。各个区域自己搞自己的一套,虽然比原来的贸易条件要更优惠,但是对其他成员就是一种歧视,实际上偏离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
在继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
李克强表示,双边和区域的贸易安排在许多国家和地方发生,可以说十分活跃。对像TPP、TTIP等,中国都是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我们认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贸易的自由化,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增加区域贸易安排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可以形成“两个轮子一起转”。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今年6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亚洲自贸协定论坛2013”上表示,中国将优先推进中韩、中日韩、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国的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RCEP谈判,充分尊重东盟国家的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寻找各方共同利益;与包括TPP在内的其他自贸谈判保持密切沟通,相互通报信息,共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巩固和发展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记者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