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增强地区活力--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高层动态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 

合作共赢增强地区活力

2013年10月04日03:3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本报北京10月3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日至3日对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国事访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人士纷纷表示,习主席访问印尼富有建设性,中印尼关系的提升不仅是两国的合作共赢,对未来东南亚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印尼外长马蒂表示,习主席访问印尼富有建设性、意义深远,尤其是将印尼作为东南亚之行的首站,表明中国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印尼同中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印尼对两国关系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在经贸领域和人员往来方面充满期待。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苏克玛表示,习主席向印尼人民展示了一个自信、负责的新时期大国领导人形象。他的访问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印尼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此次访问,双方扩大了合作领域,提升了双边关系。希望两国未来能够继续加强合作,推动各项协议的尽快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

  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表示,中国和印尼都是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习主席把访问东南亚的第一站放在印尼,体现出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中国印尼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中国和东盟是近邻,合作潜力巨大。” 钱丰说,习主席提出将2014年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倡议意义重大。东南亚很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随着中国和东盟文化交流的深入,学汉语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

  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表示,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速迅猛,带动了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是真正的互利双赢关系。 

  泰国法政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俊拉齐表示,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这有助于双方加强交流、加深理解,从而建设更深入、更稳定的中国东盟关系,以应对世界的变化和挑战。

  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专家披彬表示,习主席提出同东盟国家分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回应了东盟国家对加快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一贯坚持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的做法受到东盟国家欢迎,中国同东盟以及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不仅将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加深东盟国家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情。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卡尔涅耶夫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近年来双边经贸往来和全方位合作不断加强,让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关系更加紧密。习主席此次出访印尼,并将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未来东南亚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已成为印尼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与中国的合作是带动印尼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印尼作为本地区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为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印尼关系的提升不仅是两国的合作共赢,更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崛起。

  卡尔涅耶夫指出,中国外交将和谐、和睦作为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合作共赢,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这样的外交政策也恰恰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东南亚地区所喜闻乐见的。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各国都希望中国能更多地参与地区事务,为该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此次习主席提出要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商贸联系,扩大务实合作,为东盟各国探索新的发展契机提供了重要途径。前不久,习主席访问中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此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提法的延伸和扩展,进一步彰显共赢理念,对欧亚陆路、海路双通,欧亚地区全方位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庄雪雅、刘慧、李宁、孙广勇、林雪丹)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04日 03 版)

(责编:曹昆、凌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