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张格苗报道“北方农区要抢晴收获已成熟作物;秋播区要及时腾茬整地,适时播种冬小麦、油菜;晚稻区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充分灌浆;沿海地区应注意防御热带气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建议。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0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9月以来,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等大部分地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灌浆、成熟收获及过冬作物播种。南方局地的寒露风、台风及四川盆地、云南西部等地的阴雨、强降水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秋收秋种工作。
东北地区气温多起伏,但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热量条件总体利于一季稻、春玉米、大豆等作物灌浆成熟。尽管月内先后出现的3次降温过程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作物灌浆速度减缓,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短、回温快,对作物成熟影响不大。
西北、华北、黄淮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良好的光热条件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利于土壤增墒,陕西关中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旱情有所缓和,对冬小麦播种有利。
尽管上半月江淮大部、江汉气温偏低,阴雨天气较多,日照偏少,对一季稻、夏玉米等成熟收获不利,但下半月天气转好,利于一季稻、夏玉米成熟收获、棉花吐絮采摘及油菜、蔬菜等播种育苗。
在江南、华南大部地区,晴好天气较多,光热充足,利于晚稻分蘖抽穗,柑桔、龙眼等果实的膨大和采收。由于强台风“天兔”带来强风暴雨,导致粤桂闽浙湘等地部分农田被淹,经济林果茎枝折断或落果,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也遭受了较大损失。湖南西北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均出现轻度寒露风天气,晚稻发育进程延缓减缓。
9月以来,四川盆地中西部、云南西部、重庆部分地区雨日达到15~23天,持续阴雨对玉米、一季稻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收获晾晒等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土壤过湿也导致油菜、秋播蔬菜等播种困难。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