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出南四湖,经梁济运河向北奔流。
“梁济运河曾经与京九铁路的运输量相当。”济宁市环保局副局长刘云廷说,济宁丰富的煤炭资源由此向北输往各地,大量船舶污染也留在了河道。
“小码头、货物都在河堤里面,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垃圾,下雨之后产生的含煤废水,全都排入河里。”济宁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孟青松说。
2009年,为保障运河水质,济宁清理掉了35个小码头。同时,引进了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的深达美港,在航运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使水上运输更加规范。码头还专门建立了垃圾回收转运站和污(油)水处理站,确保废弃物上岸处理。这样的码头至今已经建成4个。
“说实在话,河道运输的污染与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孟青松说,但是,济宁现在河流、湖泊水质的达标来之不易,很多指标都是在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下,一点一点挤出来的。
济宁市与南四湖直接相连的河流有53条。去年,有些已经达标的河道,在线监测水质出现了波动,化学需氧量从16mg/L突然上升到20mg/L。孟青松说,他们沿河排查可能出现的污染源,最终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群鸭子,粪便排泄到河里了。
水质好了之后,好多沿河居民开始在河边养鸭子,如果饲养量过大,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都会升高。“但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相当困难。”孟青松说,有些人打游击,把鸭子赶来赶去躲避检查。最后只能专题督办,建立督导组,实时督察。去年一年,300多家千只以上的鸭、鹅养殖户基本改变了养殖模式,要么在封闭水塘中饲养,要么就养“旱鸭子”。
如今河道很少见鸭子了,村民也形成了观念:行洪河道不准养殖。
治理类似“小”的污染问题,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丝毫不少。河道垃圾的清理也是如此。
“在排查河道时发现,堤外村庄直接倒过来的生活垃圾很多。”孟青松说,要解决这么个小问题,需要环保与水利等部门联合发文,限期彻底清理。
“为了确保南水北调水质,我们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孟青松说,精细化的监管触角已经延伸到每一条河道、每一个村庄任何可能产生污染的地方。
但是,有一个难题始终无法很好地解决。刘云廷表示,目前济宁境内的所有河湖水体已经全面达到当前规划水质目标要求,但农业面源的污染仍然是紧绷的一根弦,需要引起重视。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