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4日电 国家统计局日前制定发布了新制定的《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统计局设管司有关负责人就《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答记者问时表示,与以往的统计质量管理相比,新制定的《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在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措施上更加突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同时将用户需求、用户意见和评价反馈作为重要内容来考量,突出“用户第一”的管理理念。
该负责人表示,《统计法》针对统计质量提出了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四个要求,《框架》则进一步拓展了《统计法》有关统计质量的内容,提出了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适用性、可获得性和经济性七个评价标准。它不仅包含统计生产质量,还包含统计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更加全面。
同时,根据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将质量控制扩展到确定需求、统计设计、审批备案、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评估、数据发布与传播、统计分析、整理归档、综合评估等各个环节,并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标准,更加突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
该负责人还表示,为了切实保障和全面提高统计质量,《框架》从统计法律法规、统计体制机制、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资源条件、统计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建设的相关措施,体现了全要素质量管理的要求。
此外,《框架》还在质量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及时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统计服务的要求,并在统计业务流程的诸多环节,将用户需求、用户意见和评价反馈作为重要内容来考量,突出“用户第一”的管理理念。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