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铁路局原局长闻清良伙同情妇涉嫌巨额受贿近日被诉,为贪官包养情妇增添了新的案例。新华社以近年来查处的闻清良、张曙光、刘志军、刘铁男等腐败大案为例,推导出这样一个判断:“凡贪多色”的定律一再得到验证,官德败坏令人叹息,此类奢靡之风令人不齿。
食色性也。好色与否,本来只是道德范畴的事情,只要不妨害他人权益,不为害社会良序,别人就不便过多评价。但官员好色,却另当别论,因为手握权柄的他们,很难自觉地将私德与官德完全区分开来,不敢想象,一个没有自律能力、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的官员能全心全心为人民谋利益?
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无论是七品,还是五品,靠自己工资,上奉父母下养妻儿,有多少余钱再去包二奶养小三,“嫖资”从哪里来,还不是要靠权钱交易。事实一再证明,官员好色,靠的不是尘柄,而是权柄。所以,好色的官员一定也好权、好钱。
如果我们放开“色”来看这些官员的贪腐之路,必然看到权力与私欲一起膨胀的一个过程。握在手中的权力不受限制,不受监督、没有制衡,社会对权力的诱惑和权力对社会的诱惑就会变得“供需两旺”、一拍即合。钱,其所欲也,色,其所欲也,有图钱的就有送钱的,有渔色者就有送色者,很难说,哪一方更为主动。
但有一点是相当明确的,只要权力膨胀,私欲膨胀,贪与色就必然会成为一个伴生体,一并成为官员腐败的主要内容。而官员自身,往往在其麻醉之下,失去自省自警的能力。即便偶尔有外界刺激一下,略有清醒,又会因为心虚和失去信仰,而抱就“及时行乐”思想,因此越来越荒淫无度。
所以,治色也好,治贪也罢,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一个关得住权力的笼子。因为,不受限制的权力是催生官员春情勃发的淫药,停了这个“药”,官员自会纯洁。总之,“色”只能当做反腐的线索,而不是根本或者重点对象。(蔡宁祯)
(来源: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