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山西同煤集团棚改小区恒安新区见闻:一座城市规模的居民小区

2013年09月23日16:2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西同煤集团棚改小区恒安新区见闻:一座城市规模的居民小区

  一座城市规模的居民小区——山西同煤集团棚改小区恒安新区见闻

  新华网太原9月23日电(记者惠锋、韩洁、刘怀丕)在距离山西大同市中心10公里左右的地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片坐落着1700多栋住宅楼的区域,不是一座“城市”,而只是一个小区。

  国庆前夕,记者走进山西同煤集团矿工集中安置区——恒安新区。这个历时8年建成的小区正整装一新迎接三期的最后5000户新居民。

  作为山西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改造项目,这里更像一座“卫星城”——三期总计1700余栋住宅楼,占地1.16万亩,建筑面积超千万平方米,居住着10万多户家庭,其中8.8万多户是同煤集团矿工。

  “作为同煤集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恒安新区的建筑面积已经超过同煤集团成立以来职工住房面积的总和,是集团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受益矿工人数最多的安居工程。”同煤集团“两区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杨建民说。

  山西大同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许多煤矿工人住在矿山破旧低矮的棚户里,一些地方因为地下煤层被挖空,形成了采煤空陷区,居住环境极其危险。

  66岁的退休矿工张钱富一家是最早搬入恒安新区的住户之一。他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就来到同煤同家梁矿当矿工,如今三个儿子也都在同煤集团做技术员或工程师,祖孙三代从背煤、手工采煤到机械化采煤,见证了大同煤矿的发展史。

  张钱富回忆,他和家人住在矿上的工房里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没有自来水,冬天要生火炉,上厕所也是远处公用的旱厕。“5口人,只有12平方米”,提起旧房子,他频频摇头,“一家人挤在一张炕上,晚上睡觉翻身都要喊‘一二’,要不就动不了。”

  但这些早已成为历史。2008年,张钱富搬进了恒安新区一期,儿子结婚成家后也在矿上分了楼房。

  41岁的井下皮带工孙贵一家也是2008年搬进恒安新区一期的。和张钱富家不同,孙贵家原先住在采煤沉陷区,居住环境更加恶劣。

  “房子是拿石头一块一块堆起来的。从外头看不出什么,里面却露着缝缝儿,房子下面是煤矿,地底下一采煤放炮,家里就能听见‘砰砰’的响声,就怕哪天房子塌下去。”想起以前的日子,孙贵仍心有余悸。

  如今,孙贵一家三口住上了89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子南北通透,在女主人的精心操持下,显得整洁明亮。40多英寸的液晶彩电端端正正地摆放在客厅电视墙的中央,上小学的儿子也有了单独的卧室。

  杨建民介绍,恒安新区项目160亿元的投资中,只有13亿元由职工个人负担,约为项目总投资的8%左右。张钱富对记者说,他6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花了3.7万元,自己现在每月退休工资2300元,生活基本没有什么负担。

  从矿山上的棚户区搬到城市中的小区,改变的不仅仅是矿工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转变。

  作为与居民打交道最多的人,一期泰昌里物业站站长陈根甫,对刚接手物业站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很多人刚从山上搬下来,不适应楼房生活,有的拉开窗户就把垃圾丢出去,有的不会用天然气和抽水马桶,还闹了不少笑话”。

  负责整个恒安新区物业管理的同煤集团鹏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玉武告诉记者,目前新区共建立了26个物业站,在维护社区正常运行的同时,还定期为居民提供培训,开展安全和文明居住教育。此外,还建立大型活动中心,办起了秧歌协会,文化列车还定期为居民演出。

  “现在的日子过得是有情有景,咋说呢?就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张钱富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