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将在年底前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育督导制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今天(23日)从中国教育部获悉,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所有的中小学校推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这项新兴的教育制度将在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督学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我们可以把它形象地称为“教育片儿警”。教育督导制度就是在每一个学校和责任区设立督学,他们将对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社会各界如果对学校有意见,可以直接给教育督学打电话反映问题。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介绍说:“我们和社区民警一样,让社会有一个沟通、联系的渠道,相当于教育警察。”
实际上,教育督导制度在欧洲已经非常普遍。以法国为例,在1802年就建立了教育督导制度,各级督学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包括学校执行教学大纲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等情况。目前,法国共有各级督学2000多名。
这项制度在中国出现仅有10年的时间。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县建立了中小学的责任督学制度。
中国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表示,这项制度的设立是加强对学校监督和指导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面大量广,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差异较大。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和学科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培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安全卫生隐患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此外,择校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
何秀超表示,督导制度有望破解教育困局。“要求责任督学依照《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对学校实施常态化、公开化监督指导,有利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持依法办学,切实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据了解,责任督学主要从在职和退休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中遴选,专兼职结合。1名督学负责5所左右的学校。何秀超介绍说:“按1人负责5所左右学校的标准配备责任督学,并要求挂牌督导,也就是说教育督导部门要统一制作标牌,标牌上标明责任督学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督导事项。”
不过,面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种种问题,教育督导制度是否能否迎刃而解呢?业界人士认为,解决教育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在山东潍坊,教育督导制度已经建立了11年。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表示,以为学生减负为例,只有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推进才能解决目前的教育问题。“督导是一种重要的保障,评价引领,专家办学,社会参与,督导保障,这四个方面要综合推进,才有可能把减负的问题解决好。”
按照教育部规划,2013年年底前,挂牌督导制度将覆盖中国所有中小学校。
(原标题:中国将在年底前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育督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