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9月21日电(记者项开来)铲沙、装袋、扛沙袋……21日19时50分,记者赶到位于海边的漳浦县沙西村。借着汽车车灯以及手电筒光,漳州边防支队漳浦大队的官兵们,正在紧张的装沙袋加固海堤。
19时10分左右,漳州边防支队漳浦大队40余名官员,分两批先后赶赴沙西村。
21日下午,漳浦县防抗台风工作人员巡查至沙西村,发现保护3000多亩虾池的一处海堤存在隐患,急需加固。一批细沙随后紧急运到沙西村,供加固海堤之用。
在海堤的内侧,是沙西村村民赖以为生的3000余亩虾池。
风越刮越大,大约10级左右,浪也越打越高。在宽仅二三米的海堤上,记者连站立都感到不易。
最让抢险人员难受的是,被大风刮起的细沙扑面而来,让人目不能张,脸上隐隐作痛。记者待了一会,上衣口袋中全是沙子。
边防民警周凯说,沙子扬起来眼睛都睁不开,还要扛100多斤的沙包,有时候挪一步都困难。
22日,恰逢天文大潮,海水涨潮高度为一个月最高。超强台风,加上天文大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海堤无疑是个考验。
漳浦边防大队大队长陈明发说,这段海堤表层土质较松,如果遭涨潮的海水漫过浸透,将对海堤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用沙包及时加固。
在现场的沙西镇干部郑贵林告诉记者,虾池是沙西村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村民们套养花蛤、虾、螃蟹,一亩虾池一年的产值大约在3万元左右。按正常产出估算,全村的虾池年产值近亿元。
21日,漳州市气象局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今年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对漳州市有明显影响。全市2300多名包库、包堤、包闸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全市9000多名自然村防汛联络人员、自然村防汛锣长全部上岗到位。
周凯说,像这种台风天的紧急抢险一年中会遇到多次,已经有点习以为常了。上一次是7月的“西马仑”台风,为堵住一处遇险海堤,大家一直忙到深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加固,一层层沙包覆盖在涉险海堤上。
忙碌中,漳浦边防大队又接到新的任务。20时32分,已感疲惫的边防官兵集合队伍,向下一处需加固海堤出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