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张金松:工作乐趣须“精细测量”

2013年09月17日05: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金松:工作乐趣须“精细测量”

  直到现在,张金松也说不清自己到底为什么学了物理,但他并不后悔。在他看来,既然学了,就要学好,一不小心,他还参与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小时候的张金松像很多男孩子一样爱“搞破坏”,“喜欢动手。”张金松说。家里小物件他都会拆开来,好奇地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他的手很巧,拿张纸,不一会就能折出小汽车和小飞机,有时候他也会买些零件,沉浸在自己组装的快乐当中。

  虽然高考时选择专业有点“稀里糊涂”,但在高手如云的清华大学,他的学习从来都不马虎。张金松的大学四年,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活动,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的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终被顺利保送研究生。

  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参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这是一项被称作“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课题,虽然以前也有所了解,知道此前关于霍尔效应的两项研究都曾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张金松可从没想过自己能参与到这么大的课题中来。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研究方向对口,张金松幸运地进入了课题组。

  在研究中,张金松负责测量,每天重复测量样品便是他的工作。“整个团队前前后后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相比本科时没有业余活动的学习生活,做课题时的状态显得更加枯燥,“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待至少10个小时左右,没有周末的概念,暑假也只是轮休一两周。”即使是一次一次地面对失败,这样的状态也从未改变,“不能放弃。”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科研态度,只有真正耐得住寂寞,不怕失败,才能有机会看到最后的结果。

  他记得在测量样品过程中,样品的量子化值达到一个数值之后就怎么都提高不了了,“比如说量子化值是1,我们只测到0.6就很难突破了。”这个问题让他纠结了很长时间,但他也只能继续反复测量,直到去年10月,团队成员偶然发现样品不经保护测出来的效果更好,这个课题才有了突破。

  “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了一个突破,要花很长的时间。”他说。在这种枯燥的研究中,张金松也在享受着物理带给他的美妙。“你能不能想象在一个特殊的材料里,里面的电子就像高速公路的汽车一样溜边走,而不是像普通材料里的电子那样都在中间。这样如果应用到电脑或者手机里,那运行应该会更快,散热也更容易。”

  微寄语

  坚持不放弃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