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成长的“绿飘带”

2013年09月16日22:38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成长的“绿飘带”

  主持人: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一条横贯南北,总长436公里、总面积为3128公顷的灌木林带,在管理人员的精心呵护之下,10年来,这条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防护林经历无数风沙考验,逐渐“长大”。

  解说:沙漠公路防护林建成之后,塔里木油田派遣专人在井房驻守,管护、灌溉林木。肖洪是一号井的值班员,从2006年开始,每年3月份,他都要从气候宜人的南方来到这里,一呆就是9个多月。

  同期:沙漠公路1号水源井值班员 肖洪

  一般起风沙的时候就不能浇,浇了水过后,这个地方滴眼滴出来的水是湿的,沙子吹到这个湿的地方它就粘住了,它这个沙子主要是带盐碱,它粘在上面都是硬的。这个必须要把它弄掉,不然把这个眼子就堵掉了。

  解说:除每天定期对这些管线进行巡护之外,肖洪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死掉的梭梭、红柳进行补种。

  同期:沙漠公路1号水源井值班员 肖洪

  种下去一般基本上能够活80%,倒是每年都补,每年起来都补一批。有些要种五六次才能够活。因为树苗小啊,沙子埋掉了,埋掉以后要重新补栽。

  解说:10年来,1号水源井附近4公里沙漠植被宽度由原来的50多米增加到目前的70多米,植被面积自然增长近80亩。

  同期:沙漠公路1号水源井值班员 肖洪

  这个树苗比养一个孩子更难。

  解说:据塔里木油田测算,目前防护林植被面积自然增长了近万亩,刚种植时仅有50厘米高的红柳、梭梭和沙拐枣等植物现在已经长成两米多高的灌木林,它们有效阻挡了风沙对沙漠公路的侵蚀,是飘动在沙漠上的“绿色飘带”。

  新华社记者宿传义,报道员王猛、杨雨新疆塔里木报道。(完)

  (标题)专家: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不应局限于医疗体系

  主持人:在刚刚结束的2013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就如何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如何提高中国居民健康水平以及如何完善居民健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着力点不应局限在医疗系统内,而应从整个社会角度综合设计,加大对预防疾病等领域的支持。

  同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彭希哲

  因为我们现在说整个中国现在的整个公用卫生体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我们聚焦是聚在医疗卫生体系自身,如医院、医生或是医保,我们聚焦在这里。虽然我们是想需要一个顶层设计,需要脱离,不能过分地聚焦在医疗系统本身,而是应当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谈这个事情。比如我们就会讲,如果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想全民健康,降低医疗费用,更重要的不是把钱投在医院里面,而是让大家预防疾病。

  解说:彭希哲同时指出,医疗体系的改革不应仅局限在医疗系统这一范围内,否则一系列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同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彭希哲

  公立医院改革了,药品的加价问题了,它都是在这个里面,所以我们就会发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也包括你刚才讲到的在城市化过程中间,在人员迁移过程中间,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间,怎么能够为中国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大的,更宏观层面的,更深远的,从时间中间拉得更长的这样一种新的改革思路。

  解说:彭希哲认为,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营养摄入越来越不平衡,作息时间越来越不合理,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未来,向全民推广健康的生活理念,构建全民的健康体系日趋重要。

  同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彭希哲

  我有时开玩笑,可能我们医改的钱不应该给卫生部,而应该给体委,给教委,让他们去全民推广健康的生活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所以这也就是我们讲的,当我们在思考一个新的健康体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局限在卫生系统里面,而是要跳出卫生,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中间构建全民的健康体系。

  新华社记者赵泳、李克瑶、白纯、田硕大连报道。(完)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