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5日电(记者 庞书纬)沈阳绿岛体育中心拆了,海口“千年塔”拆了,南昌五湖大酒店拆了……在一次次爆破声中,许多城市曾经的标志性建筑轰然倒坍,寿命长的不到30年,短的不到10年。
有人调侃,5000年文明古国,却少有超过50年的城市建筑。
“短命建筑”的危害显而易见,除公共资源浪费外,大量建筑垃圾还会给城市周边生态带来重大隐患。然而,“短命建筑”之所以能屡拆屡建,除城镇化加速、人口增加等客观因素外,某些地方官员“唯GDP至上”的政绩观恐难辞其咎。
对部分地方官员而言,拔地而起的高楼、穿城而过的立交桥和汇报材料上一路飘红的GDP,才是其仕途升迁的“敲门砖”。在这种情况下,频繁地对城市进行“翻新”,修建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地标工程,既可以吸引眼球,又可以通过投资拉动GDP,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纳税人的钱包和堆成小山的建筑垃圾,与我何干?
要让“短命建筑”成为“楼坚强”,设计很重要,规划很重要,背后的政绩观更重要。只有当某些地方官员特别是手握公章的官员,能够经常“照镜子”“正衣冠”,莫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建造属于中国的“百年建筑”,实现中国人的“宜居梦”才会不再遥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