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大山沟里的花园小区

2013年09月13日10:5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山沟里的花园小区

  大山沟里的花园小区

  ——吉林上营森工局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见闻

  新华网长春9月13日电(记者褚晓亮、姜明明)要不是四周环绕的绿色青山,我们真以为是走进了城市里的高档花园小区:亮丽的楼房、大片的草坪,宽阔的广场……这处“世外桃源”是位于吉林舒兰张广才岭里的“林海家园”,属于吉林省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中的一个项目。

  走在“林海家园”,记者看到,每两栋楼之间都有宽30多米的草坪,中间有凉亭、花架和石桌石椅,路边则是满眼的鲜花,红的、紫的、黄的……争奇斗妍地开着,还有随处可见的果树,李子、海棠、山梨等挂满枝头,伸手可摘。让人觉得这里更像是公园,是果园。

  听说有记者采访,小区里的居民纷纷聚拢过来。给记者夸着这里的生态环境。“我家一些城里亲属都很羡慕我们的环境。”“我们这个小区都看不到苍蝇和蚊子,我家里都不装纱窗的。”说这些时,居民们的脸上漾着骄傲的神情。

  居民刘璇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她家里转转。她住的是70多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窗明几净,现代化电器应有尽有。刘璇告诉记者,她在吉林市有一处房子,本来已经搬到那里和女儿一起住了。“林业棚户区改造后,建了这么漂亮的小区,环境这么好,又把我吸引回来住了。”

  上营森工局副局长唐文涛向记者介绍,“林海家园”是上营森工局按照国家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精神,利用三年时间完成的,总投资2.4亿元,其中国家和省市投资7000多万元,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职工按照每平方米680元的标准出资,到去年年底2958户林业棚改职工全部住进32栋楼房中。

  在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前,林业局绝大部分职工居住在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棚户区内,人均只有十多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一些老职工告诉记者,棚户区里不光房子差,路也不好,下一场雨就得重新垫路。“路是越垫越高,下雨时水能从窗台上漫到屋里了。”

  “我们不但要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更要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让林业职工住得舒适。”唐文涛对记者说。按照这一理念,“林海家园”在建设时就设定了花园式小区的目标,小区绿化面积达到58000平方米,栽植树木近29万株,花草近14万株。

  除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小区里还为居民建了三处休闲和健身广场,还有一个在全省数一数二的人造草坪门球场。退休职工田成学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的娱乐主要是打麻将,现在很少有人打麻将了,我们都参加了各种舞蹈团、轮滑团什么的,没事儿就搞搞健身。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文化层次也要跟上来呀。”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