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让造林员“牛气”的不只是绿染荒山

2013年09月12日18: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造林员“牛气”的不只是绿染荒山

  新华网西宁9月12日电 在青海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造林员的“牛气”!

  跟着大通县东峡林场场长胡长寿走村串户,身后总跟着一群要求把自家荒山纳入国家造林工程的当地群众。“胡场长,你看今年能不能多给我们村划点退牧还林指标?200亩太少,不够分啊!”

  胡场长总是一脸严肃:“这个我们得通盘考虑,不是你想种就种。要看你家地的情况,还要看你们家劳力的情况。”让胡长寿这些造林员“牛气”起来的,绝不仅仅是30年时间里,他们染绿了大通县上百万亩荒山荒坡,也不仅是他们创造了青藏高原小县44%森林覆盖率的奇迹。

  3年前,因为见不到经济效益,农牧民举起锄头反对退牧还林。大通县将军沟村党支部书记邓永良说,那时候林地权属不清,农牧民靠放牧过日子。大家都知道种树对生态环境好,但是比起吃饭养家,种树还是次要的。

  2010年国家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到户,而且免费提供造林树苗、管护经费,在自家地里种树还能拿工资,所有的收益归个人所有。

  国家的政策全国都有,为什么在这里更“吃得开”?

  胡长寿说,大通县吃透了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要旨,那就是“造林的目的是要还富于民”,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为此,大通县拨专款支持各个乡村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造林工程,成立农林牧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土鸡养殖、森林茶园……邓永良算了笔账,今年他们村依托林业经济人均就可增收1000元。

  大通县这些“牛气”的造林员给人们一个启示:植树造林,绿染荒山是林业工作的第一步,下一步要走依托林业发展经济、为民造福、带民致富的道路。只有“还富于民”才能使植树造林获得群众支持,也才能更好地植树造林,实现“种得一片林,富裕一方人”!(记者党周、陈凯、陈国洲)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