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2013专题】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各界热议

专家:上合组织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09月05日10:5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郑青亭)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将于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个中亚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首访中亚四国,将展现出中国新一届政府怎样的中亚外交政策?此行又将为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带来哪些新的推动力?9月5日10时,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与网友展开讨论。杨成认为,上合组织的成立绝对是非西方世界在冷战结束后发生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网友:大国博弈时代,对待小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杨成:在以实力等传统要素为指标的评估体系中,小国往往受大国支配,但当代国际生活中小国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态势,这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国际体系和地区格局不断增强的流动性,小国外交越发主动。尊重小国的主体性,倾听其利益诉求,真正做到大小国一律平等方为王道。

    网友:您如何评价上合组织这些年来的作用?上合组织的合作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有利的影响呢?

    杨成:上合组织的成立绝对是非西方世界在冷战结束后发生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它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思想上创造了一个新方法,为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国家间和地区内人民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合组织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上合组织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

    网友:以往上合会议达成了很多思想共识,签署了很多文件,怎么才能加强务实合作,让会议走向实践?从思想交流到利益共享?

    杨成:当下直接影响上合组织框架内各项合作进展效率的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障碍:一是在于中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的制度竞争效应;二是协商一致原则的发散效应。这很容易造成交易成本增加等不良后果,导致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效率并不完美。这需要时间积累,慢慢化解,不能苛求。避免上合“独联体化”已成共识。

    网友:有人说目前是中俄合作的最好时机,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呢,是否也是最好时机?

    杨成: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正处于上升期,说处于最好时期也不为过。目前上合组织作为“利益共同体”已初见端倪。只要各方相互累积信任,并适时推动顶层设计,提出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的方案,成员国对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将会日益增增加。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毫无利益分歧。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分享到:
(责编:李宇浩、段欣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