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2013专题】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滚动

专家:中俄需加强能源和产业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2013年09月04日17:16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郑青亭)今天下午3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做客人民微访谈,与网友展开交流。他表示,中俄两国合作领域广阔,包括贸易、能源、工业、高科技、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未来中俄需要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并加强产业合作。

    网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何理解?

    冯玉军:全面是指中俄关系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各个领域;战略是指中俄两国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两国的合作无论是对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还是地区形势的走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协作是指双方的合作是新型的大国关系,不同于一些国家的“同盟”关系,是两国战略利益的交汇与共融。 

    网友:您认为中俄两国在哪些贸易领域潜力较大?俄罗斯副财长曾称G20峰会期间金砖国将讨论设立开发银行,此举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冯玉军:中俄经济合作的空间不仅在贸易领域,它包括能源、工业、高科技、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今年中俄已就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达成了协议,目前双方还在就天然气供应和管道建设合作加紧谈判,未来双方还将在核能、纳米技术等领域合作。金融开发银行是中俄的共同倡议,符合双方利益。 

    网友: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仍不乐观。您认为中俄应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如何共同努力?

    冯玉军: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产业革命和新能源革命正在加速到来,美欧日发达国家一方面在抢占新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权。而新兴经济体近来经济现出了不少新困难。未来中俄要做的,一是应对世界能源形势的新变化,深化能源合作。二是加强产业合作。

    网友:现在中俄在能源方面好像联系很多。能请您谈谈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吗?

    冯玉军:目前俄罗斯通过石油管道对华每年供应1500万吨原油,今后每年将增供1500万吨,还将向中俄天津炼油厂单独供油900万吨,近4000万吨的石油将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目前,双方就天然气合作进行谈判,如果达成一致,未来俄通过东线管道将向中国供气38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煤炭、电力、核能等等。 

    点击进入访谈

分享到:
(责编:李宇浩、申亚欣)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