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不用拿,一个局不用跑,3天之内就能把原来几个月办不下来的营业执照拿到手。从昨日开始,广州市正式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域)等6个地区同时试水“先照后证”、“一址多照”,甚至可以“零首付办证”。
据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域)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允许“一照多址”或“一址多照”
如果开一家餐厅,此前需先办理相应的前置许可证,跑遍卫生、消防等颁发前置许可证的部门,才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开店迎客。新办法则非常简单,直接向商事登记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就可以了。
在珠江新城开餐厅的黄老板对此深有感触,比如以前房屋租赁备案如果不顺利,后面流程就寸步难行。如果想在珠江新城附近开分店,也得重新注册,前置审批要走的流程如同开家新公司,拿着租房合同一个个部门跑,没有一个月工夫办不下来。
此外,还有资金流通不畅的麻烦,例如以前就必须保证冻结注册资金3个月。如果黄老板新开分店注册资金是100万元,申领营业执照前,他得在验资银行账户中实际转入100万元并“冰冻”3个月。如果新开的西餐厅打算加一些中餐菜品,就要去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不办就是超范围经营,要遭受很重的罚款。
如今,简化了住所和经营场所的登记手续,不再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作为领取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
天河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创业者首次办企业还需要先找到一个注册地址做房屋租赁备案,即使注册地没有实际意义,注册地址也不能空白。租房难、审批慢、验资严,令不少充满热情的创业者望而却步,但是这些问题如今迎刃而解。
根据新的条例,天河区珠江新城企业采取“一照多址”登记后,营业执照上的“住所”后面将显示增设的生产场所数量。企业可按照新增生产场所的个数,申请相应的营业执照副本。登记人员可在业务信息系统内,看到增加的生产场所地址内容。
许多在家创业的网店主,了解到经营场所限制放宽,也很希望将来能申领到营业执照。新办法规定允许“一照多址”,不需申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但应当向商事登记机关申报经营场所信息。
争取各部门商事登记信息平台对接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将于今天正式发出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1日是周末,新执照将于9月2日上午正式在珠江新城市政务中心发出”。
据介绍,有关6个试点地区9月1日后新设立的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审批等信息,可登录广州市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查阅,市民可自由选择。
天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商事登记试点工作,他们组织了天河区工商分局和珠江新城工商所相关工作人员前往顺德、珠海实地学习商事登记改革工作经验,总结了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很可能会面临业务量出现“井喷”、注册系统“塞车”等困难。
天河区还建立专门的商事登记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另外,从人员分工、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制定完善的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商事登记试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合理划分功能区域,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制作商事登记宣传册、便民单张。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域)还制定应急预案,如注册大厅人满为患、硬件设备损坏时,立即启动人员分流、启用备用大厅、设备替换等应急措施,确保试点工作正常运行。
天河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称,改革后的企业年检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度。商事主体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商事登记机关申报上一年度的到位注册资金、资产负债、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向商事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书》。同时,实行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商事登记机关将违反商事登记有关规定的商事主体,从商事登记名录中剔除,归纳到异常名录的行政管理制度。
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域)还将以此为契机完善统一的政务审批平台,实现各部门商事登记信息平台对接。天河区相关负责人称,政务审批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商事主体信用制度,建立健全商事主体信用记录,完善信用公示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同时,加大政府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实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立。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现行企业登记制度的比较
项目 | 现行登记制度 | 商事登记制度 | 备注 |
办照时间 | 5个工作日 | 1-3个工作日 | 变更(备案)地址、名称等简单业务当场办理。 |
提交材料 | 验资报告,许可经营项目批准文件及其他登记材料 | ||
审查方式 | 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 | 形式审查 | |
经营资格与主体资格 | 两者合一,核定经营范围 | 两者分离,不核定经营范围,只显示主营项目类别 |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