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学习时报》今日刊发潘铎印的署名文章《打破“求人怪圈”要靠“笼子”》,文章分析称,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诸多求人办事的现象:上学要求人,生病要求人,就业要求人,晋升也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异地迁徙取得户籍要求人等等,不一而足。求人的主体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布衣百姓,大有无人不求人之势。求人的客体是在各个涉及公共利益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求人者也是被求者,于是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式求人图卷。
文章指出,当前社会确实存在这种不好的风气,不管是本来处于困境需要寻求帮助的事,还是原本靠制度靠法制应办的事,都变得“应求尽求”,好像只有求了人,心里才踏实。求人成了常态,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变了味道,从而形成了若干潜规则,形成了权钱交易,形成了人身依附,形成了特权,形成了不公平。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时下却成了利益交换,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
“中国式求人”的形成,其原因是因为优质资源稀缺,制度有漏洞、有弹性;改革不到位,原本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但很多地方靠权力和关系;权力监督缺失。现实中,我们很多事都有规则和制度,但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一些掌握权力的人将权力变成交易的工具,使自己凌驾于规则甚至法律之上,原本靠制度、靠法律就应该办的事,也变成了靠权力、靠求人才能办。事实上,“生老病死求人”这张大网,我们很多人既是受害者,也是任劳任怨的编织者。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想走一条捷径,或者本身就缺少对于规则和公平的尊重,认为金钱和关系能摆平一切。而更多的人则是出于一种惯性,奉行庸俗的处世哲学,随波逐流。
文章认为,求人现象普遍化,后果极其严重。它破坏了公平、公正,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道德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毒化了国人的精神世界。事事求人是一种“潜规则”,虽然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给了“潜规则”存在的空间。“潜规则”是一种歪风邪气,必须下力气整治。
各级政府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不断提高优质民生资源的供给。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政府对优质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增强法制的刚性约束,严格办事程序,强化权力公开运行,严格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群众办事不用“求人”。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民中倡导良好的健康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宣扬尚德、遵法、依规的理念,彻底从思想上剔除“靠市场、靠政府、靠制度、靠法律不如靠关系”的观念,让群众不愿“求人”。
文章进一步指出,无处不求人、无事不求人、无人不求人的存在,也反映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问题,人生观问题,素质修养问题。要让国人少求人甚至不求人,就需要把政府公职人员手中大量不该拥有的权力改革掉,让一切按规则办事;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使之不能、不敢挑战法律法规的尊严、政府的公信、社会的公理、市场的规则。要加快法制社会建设进程,对政府各项工作进行具体细致的规范,并向社会公布。切实保证公民监督权力,将官员的公务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监督。下决心、下大力气严格官员管理,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官员、违章办事或不作为的官员要严格问责、严肃处理,坚决彻底地治理腐败,使所有官员不敢腐、不能腐。强化制度建设,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彻底打破求人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