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8月31日电 (记者庞革平、 谢振华)为确保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广西把清洁乡村活动视为“作风工程”,自治区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同时派出8万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下乡入村帮助全区1.4万多个建制村实现“美丽愿景”。对作风不实、违纪违规、清洁乡村不力者,将进行严肃问责。
据介绍,这8万多名工作队员中,有3万多名是已驻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增派的5万名工作队员由自治区、市、县分级派出,进驻全区111个县(市、区)、1126个乡(镇)、14353个建制村,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等。
“清洁乡村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打好攻坚战,‘立竿见影’,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要打好持久战,建立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力争彻底解决乡村环境卫生问题,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努力使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说,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把这项活动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组织力、号召力、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标尺。
“‘清洁乡村’活动关系到我们的环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情,也是各个部门、社会组织的事情,更是广大农民朋友自己的事情。要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共同把我们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整洁、更加漂亮、更加美丽。”自治区主席陈武说。
“驻村工作队要发挥宣传、动员、组织和引领作用,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果让群众认为工作队员仅仅是上门帮助扫地清理垃圾而已,那么我们的工作是不成功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说。
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工作队员把农民群众装在心里,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做几件群众最“盼”的事,干几件群众最“难”的事,改几件群众最“怨”的事,努力增进与农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新建说,各单位选派的工作队员原则上与原单位脱钩,实行全日制驻村工作,每个月至少有15天时间住在农村,并且要有比较详细的驻村工作日记。下派工作队员的日常考核工作由所在县、乡镇党委负责,每年考核两次。半年考核不合格的,由乡镇党委提出调整意见,报所在县“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由派出单位撤回重派。
7月1日,广西正式组建多个督导组,深入各地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同时,鼓励各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既推介先进典型,也曝光落后案例。
通过开展“清洁乡村”系列活动,广西冀望:力争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整治,5至8年的持续推进,使广西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同时,让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