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318名候选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道德模范集中体现了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充分展现了社会道德主流。连续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1000多名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他们是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杰出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北京市西城区机关干部认为,评选道德模范是凝聚社会道德力量的重要举措,道德模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全国道德模范申纪兰说,这个评选好,时代前进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江苏张家港市社区居民说,道德模范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网民“春风朝气”说,评选道德模范就是寻找“提灯的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会释放出夺目的光芒。网民“许三多”说,身边有如此之多的道德模范,表明那种渲染道德滑坡的说法不符合实际,崇德尚义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这一届候选人主要来自基层,可信可敬可学。318名候选人大多来自基层的各行各业,他们就生活在群众当中,事迹真实可信,给人以亲切感。浙江杭州社区居民表示,候选人由群众推、群众选,都是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的模范,让人有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到可信可学可用,激发了人们的道德感正义感。山西社会科学院李峰表示,这些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树立起了鲜明的价值导向,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崇德尚义的道德理想和人本情怀,引领着当代中国的道德风尚。清华大学学生刘晓明表示,候选人言语质朴,却掷地有声,故事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是名符其实的草根英雄,要把候选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这届评选表彰活动载体丰富、方式多样,既是民主评选过程也是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的过程。这届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载体,利用公益广告、绘画、微电影、巡讲巡演、微博互动、文艺节目等形式,使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四川宜宾社区居民表示,非常喜欢看央视的候选人事迹展播,通过普通人的小善事展示了人性的光辉、道德的高尚,每个候选人的事迹都感人至深。重庆大学师生表示,报纸和网络新闻报道篇篇精彩,先进事迹件件感人,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河北滦县社区居民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洒传统美德,赞颂高尚情操,有效启发了道德自觉,增强了向善的动力。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激发了投票热情,人们把参与过程变为学习模范的过程。自7月16日启动网络投票以来,社会各界投票踊跃,投票人次已超过1亿。在群众强烈呼吁下,投票截止时间从8月16日延长到8月25日。越来越多的人把投票过程变为学习道德模范的过程,崇尚、热爱、学习、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百度贴吧、凯迪社区等成为网民热议候选人平台,网民通过微博大量发表感想和思考,新浪微博相关帖文近100万条。上海、天津等地干部群众认为,无数次的投票,就是无数次“善”的感动,感动的背后是对榜样的崇尚。许多企业职工表示,通过参加评选表彰活动,唤起了内心的一份责任,激励自己以模范为榜样,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网民王显清说,我已年过古稀,但仍要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做好志愿服务,为街坊邻居献出一份爱心。
基层干部群众希望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许多干部群众建议,充分发挥四届1000多名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报告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希望丰富宣传载体和形式,媒体长期开设“道德模范”专栏,多采用网络媒体、文艺节目、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多从基层挖掘先进典型和最美人物,通过人们身边的凡人善举感染群众、感动社会。希望多关心道德模范的工作和生活,设立道德模范奖励基金,对先进人物进行支持。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3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