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学佳 通讯员/陈春晖)昨日,笔者沿练江河堤回访潮南、潮阳重灾区,除陈店镇仍封路清淤外,潮阳区和平、贵屿等镇的街道已基本恢复昔日商业氛围。据潮阳区委负责人透露,72公里练江有一半在潮阳区境内,最高水位超警戒线2米多,17日到18日录得最大降水量534.4毫米也在潮阳区,潮阳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但到21日,受灾3天后,全区基本排除内涝积水,撤离的群众也陆续返乡复产了。这位负责人认为,整个抗灾过程,没有发生一宗因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溺水等造成的死亡事件,55万受灾群众渡过险关,离不开干部群众反应迅速、奋勇抢险,更离不开前期修电闸、清积淤、固堤坝的未雨绸缪。
日常整治加固经受住严峻考验
“当晚如果没有对出现险情的堤围进行加高,一旦崩堤,后果将不堪设想。”贵屿镇委郑书记现在回想还有些后怕。17日傍晚,贵屿发现练江渡头、华东、仙马三个低洼堤段出现险情后,立即调度挖机、防水编织布、沙石等对险堤进行加高加固,确保洪水不决堤。
与全区其他乡镇一样,上半年贵屿结合“千村整治”工程,投入200多万对北港河、华美社区内溪河进行疏通清淤,并拆除了河堤违规建筑,种上绿树加固堤围。该镇北林村治保主任李楚义告诉笔者,多年来,由于拆解作坊酸洗污染,造成部分堤围泥土疏松、寸草不生,在前段时间的整治中,也完成了堤围加固加高改造,对这次抗灾起了很大作用。
潮阳区委书记陈新造告诉笔者,上半年,全区投入6745万元疏浚、维修排水电闸、加固排水沟渠、山塘水库及治涝设施。特别是该区的谷饶镇,原地势低洼,几乎逢雨必涝。但今年以来经过认真整修水利排灌渠系,取得明显效果,经受住了这次强降雨的严峻考验。该镇19日已基本消除积水,九成以上工商企业恢复了生产经营。
一米多宽“生命线”助邻镇抗灾
陈新造说,这次救灾历练了一批干部,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更可贵的是在自救的同时,部分乡镇还想办法帮助邻镇重灾区抗灾。
贵屿镇就有一个感人的行动。由于与潮南区陈店镇仅一桥之隔,当通往陈店镇的交通要道被积水封锁,许多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无法进入灾区实施抢救时,沿着练江堤边的小路,贵屿镇村干部找到一条救灾“生命线”。很快,练江边这条仅有一米多宽的小路“挤满”了各种运送物资的车辆和来往人员。为了维持救灾“生命线”的畅通,潮阳区和贵屿镇两级政府及公安部门相继派出维持秩序人员200多人次,日夜守护这条“生命线”,确保救灾物资能够顺利送至灾区。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