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公布 未恢复一个繁体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路)中国首个《通用规范汉字表》27日正式公布。据介绍,新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常用字6500个,比原来的通用字表减少了500个。对于近年来议论颇多的繁体字,并未恢复一个。
中国教育部27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关情况。此次字表主表共收8105字,其中一、二级常用字表共6500个,主要满足出版印刷、信息处理和社会生活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主要用于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等专门领域。《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王宁介绍说:“这次制定新的规范在过去的基础上,站在现代的历史高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考察当代用字的实际,对于已经有的规范进行梳理,增加语言生活新内容,从而使已有的汉字规范得到整合和优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打下基础。”
对于常用字减少的原因,《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表示,一是由于现在选字方法更科学,对哪些字使用频率高统计更准确;二是由于现在用字更规范、更集中,6500字与原来的7000字效力一样。此外,字表还对“琴”等44个汉字的字形作了微调,其中多数是对个别笔画笔形的微调,如“琴、瑟”第四笔由横变为提等。王宁说,汉字的规范整合将使海外人士学习汉字更加便捷。
“我们现在在海外友人交流过程中,有一个字他就学一个,每个字有各种各样的形体。我们把这个字固定了,告诉他这个是规范字,那就包括从联合国的文本到外国人的学习都要跟这个走,他会省了很多事。”
近年来,汉字简繁问题受到各方关注。而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没有恢复一个繁体字。王宁介绍说,尽管如此,为了方便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信息交流和海外华人的汉字应用,以附表形式呈现了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做了简繁异三者对照表,这个表我们也征询了香港、澳门、台湾用字专家意见。我们也正在制定古籍用字的规范,尽量与台湾、香港一致,不要扩大差别。两岸的用字通过大家逐步互相认可,慢慢取得统一。现在台湾人用简化字,我们用繁体字,这样的领域越来越多,将来如果能做到两岸理解,互相有一部分字通用,这样的日期不会太远了。”
据介绍,简化字推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方便了几代人的认字写字,加快了成人扫盲步伐和教育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简化字。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会也以简化字为正字标准,国际组织多以简化字为规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简化字的国际声誉也在逐渐提升。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