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正迈入考古“普众时代”

2013年08月27日09:01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正迈入考古“普众时代”

  “世界考古·上海论坛”3场讲座场场爆满 中国正迈入考古“普众时代”

  8月24日晚上7点,上海博物馆可容纳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名为“墨西哥世界文化遗产阿尔班山遗址的管理”的讲座把人们的思绪引向遥远的历史文明。如此专业的内容,竟这么受中国听众欢迎,这让主讲人——墨西哥历史学研究所教授妮莉·罗伯特又惊又喜。

  事实上,过去的这个周末,在沪召开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一连在上博举办了3场公众考古学讲座,且场场爆满。讲座采取听众预约的方式,名额据说早在半个月前已被预定一空。而在网络上,全国各地的考古爱好者热情高涨地发起讨论,与论坛相关的网页竟多达83万个。这样的情景让与会专家由衷感叹:中国正迈入考古的“普众时代”。

  了解过去,才能更好把握未来

  中国的公众考古学发展得如此之快,让包括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查尔斯·海曼在内的海外学者颇为震惊。海曼上世纪6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进行考古,那时的中国考古才刚刚起步。他认为,公众对考古的热情参与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让人们了解过去,也知道现有的生活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比如中国现在家庭常用的瓷碗的制作工艺至少在1万年前便有了;中国人爱吃的面条,4000年前在青海东部已被发现。

  而在认识过去的同时,考古对把握未来也有着重要意义,能让人类少走些弯路。比如,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现在人们更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迫切、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等。“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不仅是学习或以考古为事业的人们的任务,也是全人类的任务。”海曼说。

  公众考古,在国内曾经是空白

  “要不是满眼看到的是黄皮肤黑头发,我还以为自己在欧美国家参加考古论坛呐。”百姓对考古表现出的热情让此次论坛秘书长王巍很是感动。殊不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的公众考古几乎是空白。

  王巍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1979年他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习,去店里买考古用具时让商家开发票,结果商家把“考古队”写成了“烤骨队”,“以为我们是卖烧烤的!”王巍笑言,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百姓不知考古为何物,即便听说过,也解释成挖坟掘墓的。而在考古界,权威们忙于科研,没时间也不善于把专业成果转换为社会文化知识,只有一些刚出校门的小年轻才做考古普及工作,且还被认为是歪门邪道。

  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这一切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眼下,国内正掀起一股中国公众考古浪潮,且不分地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告诉记者,该博物院每年输送近百场讲座到部队、社区和学校,10多年来,他发现公众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对考古专业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接触遗址,公众需要更多机会

  当然,考古发现和研究毕竟是科学活动,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搞懂。这就需要将专业的术语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解读给公众听。

  事实上,用通俗的语言普及考古知识对于全世界的考古专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是最早启动公众考古并在不少高校设置了公众考古学专业的美国也不例外。此次与会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布赖恩·费根教授从事公众考古数十年,他发现大部分人对于考古只有模糊的印象,除了图坦卡蒙和金字塔这一类神奇的遗址,那些和人们日常生活无关的考古遗址,少有人感兴趣。

  在他看来,考古文章都不可避免地充斥生涩的术语,照本宣科地讲给公众听,令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需要好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讲故事也需切合实际。费根提到,由于新闻媒体与好莱坞电影对考古学者的错误描绘,公众对考古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人们错误地认为,考古学者都是像电影《夺宝奇兵》里的主角印第安纳·琼斯那样头戴牛皮帽、手执皮鞭的冒险者,而实际上他们是一群穿着朴素、在考古工地上辛苦劳作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际根博士则认为,中国想要真正进入考古的“普众时代”,除了让公众接受讯息,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深层次接触考古遗址的机会。“以前,发现考古遗址,往往先做的事情是插牌、圈地,即把考古遗址圈起来,然后插个牌,标明‘此处为文物保护单位’,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接近。直到现在,这种‘圈地不干预’的思维在学界仍然存在。”

  唐际根建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考古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美国在发现了一个考古遗址后,最先做的事情往往是造一座遗址公园,一边发掘一边向百姓开放,这样可以让公众对考古过程有更感性的认识,而考古办公室也常常设在遗址公园内。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