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贾玥) 今日发布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指出,2012年环境类舆情事件中已解决事件的比重下降,未解决事件的比例逐年攀升;事件处理“烂尾”情况严重。
据统计,2012年重大环境舆情事件的诱因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全年占比39.3%,较2011年有所下滑。灾害事故类舆情次之,占比20.0%;环境政策类舆情事件占比15.3%,位居第三,相较2011年大幅度提升,环境政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舆情事件中报纸成为主要首曝媒体,网络新闻曝光紧随其后;微博作为首曝媒介增势减缓。2012年影响较大的环境舆情事件首次曝光媒介类型中,占比最高为报纸,全年占比35.6%,且较2010年、2011年均有所上扬,其曝光力度不容小觑。网络新闻也不甘示弱,以33.6%位居第二,2010-2012三年来成逐渐下降趋势。
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类舆情事件中已解决事件的比重下降,未解决事件的比例逐年攀升,2012年占比13.3%。因事件未得到完全处理(即部分解决和未解决,共占比27.3%)而导致的“烂尾”现象较为严重。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对2003-2012十年间影响较大的405起环境舆情事件的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的环境舆情事件数量与当地的上网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情况显示,随着上网人数的逐步增多、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舆情事件仍将不断增加,这对各地区政府的环境管理、舆情舆情和应对等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蓝皮书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