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琴:铃铛传情 治沙为业--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牛玉琴:铃铛传情 治沙为业

2013年08月14日08:04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牛玉琴:铃铛传情 治沙为业

  主持人:来关注今天的“地球绿飘带”系列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用”拉奥博士奖”表彰那些在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1993年,住在陕西省靖边县的牛玉琴获得了此项殊荣。30年间,她把11万亩荒沙变成了青翠绿洲,林草覆盖率达80%。

  同期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第一次知道牛玉琴的名字是从电视剧《牛玉琴的树》里边,电视剧已经拍摄了十八年,而十八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走进牛玉琴的植树基地,我们欣喜看到当年茫茫大漠已变成一片绿洲,我们真的很难想像当年她和丈夫在沙窝里栽下的第一颗树。丈夫早已去世,牛玉琴一肩担着植树造林治沙的事业,另一肩担的家庭的重任,她的身上集中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顽强。

  解说:“加玉林场”以牛玉琴和丈夫的名字各取一字。现在“加玉林场”里面各种树木郁郁葱葱,经济作物也是硕果累累,太阳能等节能环保科技处处可见。

  在牛玉琴的带动下,周围1904户家庭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茫茫沙海里植树2000多万株,将荒沙变成了绿洲,将风沙逼退10多公里。然而,对这个顽强坚韧的“治沙女杰”而言,最珍贵的东西,却是一个拇指肚大小的铜铃铛。

  同期 牛玉琴

  这是我最珍贵的东西还是我最大的资助,这是丈夫资助我,从响声里可以知道。

  解说:这只拇指肚大的小铜铃铛,是48年前丈夫送她的定情信物。

  刚结婚时,他们一家人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熬着苦日子。常常是一夜风沙怒号,第二天早上连门都被黄沙埋住了。风沙逼得他们连搬了三次家,一退再退。然而牛玉琴两口子都是倔脾气,为了不再退,他们下定决心,种树治沙。

  几年间,沙丘逐渐绿了起来,眼看着治沙有了成果,丈夫却被诊断出骨癌,锯掉了一条腿。出院之后,他继续帮妻子种树。上沙丘时,他把拐杖往上一扔,双手扒沙往上爬;下坡时,滚了下来。

  为了给丈夫治病,牛玉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但依然没有挽留住这个年仅40岁的汉子。把丈夫葬在他们亲手栽种的林子里,牛玉琴收起铜铃铛,抹一把眼泪,带领儿孙继续种树。

  现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树木成荫,每当风吹过就沙沙作响,与小铃铛的清脆铃声依依相合。

  同期 牛玉琴

  每年逢年过节我就去(墓地)跟他说,看咱们的林子现在比过去好了,儿子们都大了,以后把孙子抱上了,现在你孙子也有了,这么大的孙子。娶过媳妇又去说,娶过孙媳妇了,孙子又生了儿子,你看你已经有了重孙子了,你走的这么早在天之上也会高兴的,也知道咱们家乡有多好。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刘春晖、杨志刚、郝晓江陕西靖边报道。(完)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