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股“新城热”。
据有关部门对12个省份的摸底调查,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共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共规划了200个新城;161个县级市中有67个要建新城。已经公布规划面积的96个新城,共规划占地6105平方公里,相当于所在城市现有建成区一半以上。
前一段时间,一些城市新区空置现象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甚至还有媒体评出了“中国十大鬼城”。虽然“鬼城”之说不乏夸张的成分,但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应该说,“新城热”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原有城市规模容量有限,基础设施不足,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新城建设的规划,当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征收为建设用地,当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成为承担巨额债务的债务人,如此“新城热”,不能不让人忧虑。
面对“新城热”,需要冷思考。以加速城镇化之名,过度脱离城市发展需求,过于注重城市空间的扩张,一味追求大干快上,必将带来耕地大量占用和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破坏问题。如若新城没人住,或空置率过高,则造成资金循环严重不畅,加剧了财政金融风险。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政府和民众的愿望虽好,但不能代替市场的选择,不能决定人口流动和产业聚集的方向和速度。目前各地新城发展模式如出一辙:将政府部门从老城搬迁到新城区,依靠政务中心的搬迁带动区域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并非一用就灵,即便政府迁入新城,仍无力带动新城发展的例子不在少数。
土地是我国最可宝贵的资源之一。一些地方在新区建设中热衷于大马路、大广场,以大为美,用起土地大手大脚。据统计,我国内地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如此大方的土地消费,显然已经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城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意识,尽快遏制“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开发模式。
面对“新城热”,需要严把关。在我国人多地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情况下,建设城市新区,必须综合考虑土地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财政问题、产业问题等多种复杂因素,冷静谋划,因地制宜。要严把规划关,把人口转移的目标、城市扩张的规模、土地出让计划、产业发展布局等协调起来统筹考虑,防止主观意愿代替科学决策。建设新城要占地,但在什么地方占,占多少,也要有个章法。审批部门应当切实负起责任,把好关口。建城需要投入,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风险逐步积累,亟待有效化解。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建立规范合理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新城建设还要与产业规划同步进行。产业旺,则人聚。人聚,则城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只盲目发展房地产,就会激发房地产炒作和投机。
防止“新城”变“鬼城”,国家应从战略层面尽快出台有序推进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指导各地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框架推进城镇化建设。要重视和研究大中小城市发展的规律,加快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大中小城市均衡分布、有序流动。对于不切实际的“新城规划”,必须果断叫停;对于城市扩张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则应严厉查处,不能姑息。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